首页党建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7年第22期
发布时间:2018-04-20     作者:周明仁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理论观点集萃

领航伟大中国,需要伟大的目标。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庄严宣告,在亿万人民心中久久回响,引发强烈共鸣。这是中国巨轮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的新航标,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员令。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地交汇在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期间。重要关口常常决定事业走向,十九大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壮阔新征程的时间表、路线图,既立足于第一个一百年的冲刺决胜,又着眼于第二个一百年的承接远谋,号召人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丽篇章。

目标的基石是奋斗,新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时不我待地行动起来。但行动的先导是思想,没有新思想的引领,行动就会偏离新目标。回首过往,跨过历史进程中的“雪山”与“草地”,征服风险挑战的“娄山关”和“腊子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思想引领。进入新时代,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八个明确”的深刻内容,到“十四条坚持”的具体方略,无不为实现新目标提供行动指南,无不为踏上新征程锚定奋斗战略。有新思想引领,有新目标定向,行动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必定前途无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新时代的新目标,我们的自信来自执着的奋斗,更来自亿万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同向同行。海归青年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规划中,发现创新创业的“风口”;文艺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计划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入伍新兵聚焦“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安排,为了能打仗、打胜仗而挥汗流血……人们围绕十九大确立的新目标,找到了自己的新坐标。只要每个人在新目标的领航下迈出坚实步伐,争当时代弄潮儿,书写人生华章,必然会汇聚起历史变革的磅礴伟力,迎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此时此刻,重温100多年前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意味隽永悠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实现新目标的伟大奋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来源:人民网)

论述摘编

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最幸福

   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心中涌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教诲我们感受那无比深沉的母爱。母爱子、子忆母,这种有体温的认同、信任、踏实、安心的感觉,就是人间最真挚的爱与被爱的幸福。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进入新时代,我深深感到,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恰如博大的母子之爱。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造福百姓,温暖人间,收获着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无私奉献的纯正幸福感。

共产党人心中有信仰,人民幸福有源泉。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以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实践着爱民如子的无疆大爱。一代代共产党人救亡图存、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砥砺奋进,使13亿多中国人体验到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豪感、幸福感。一切为了人民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中国共产党人,带给中国人民巨大幸福。事实告诉我们,在中国大地上,没有任何一种信仰比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共产主义信仰更伟大、更崇高、更科学、更实在地造福人类,更能改善最广大人群的生存环境、生命状态、生活质量。心中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无数人民群众的幸福凝聚成为共产党人的最大幸福。这种幸福感是党性的呈现、人性的华章,超越任何狭隘的个人主义成果。

 共产党人心中有信仰,人民幸福有力量。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等制度和现象,每个人都能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美好社会,人心所向,乃天下大势,顺之者昌。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期,共产主义社会“乌托邦”、共产主义信仰虚妄、中国崩溃、中国共产党消亡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也有不少人十字街头两迷惘,然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合乎时代潮流、顺乎人民意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更是每位中华儿女的幸福。

共产党人心中有信仰,人民幸福有航向。这个航向,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已经步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代。在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这样的生动景象: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变的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大道无形,幸福常在。我们会清晰地看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始终忠诚于人民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党确定了新时代必须全面贯彻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更好地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以蹄疾步稳走在奔向共产主义社会光明大道上。共产主义信仰遥远吗?一点不遥远,只要我们敞开胸怀悉心体会,就会感到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幸福感像阳光雨露一样时刻在滋养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

共产党人心中有信仰,人民幸福有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最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最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新时代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与依规定治党有机统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保证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幸福感。为了保证如期实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基本问题,而且对各方面建设作出了理论分析、政策指导和具体部署,鲜明地展现了新时代造福全体人民的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虔诚地信仰共产主义,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让人民更有信心、更踏实地共建共享更高质量的幸福。

当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如痴如醉,误把墨汁当作沾粽子的糖汁,留下真理是甜的佳话。共产主义真理有格局、有境界、有温度、有滋味、有无穷力量。真正在内心树立起信仰,需要念念在兹,需要通达理论,甚至需要数十年在各种寒彻骨的困难面前磨砺心性、锻造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和参军入伍,还是后来当县委书记、市委书记,都一直以焦裕禄为榜样。19907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正读着一篇《人民呼唤焦裕禄》的文章,思绪如潮,夜不能寐,满怀深情地写下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今天,我们从“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词句中,能够直观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品格和信仰轨迹。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始终放射着温暖人间的智慧光明,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无论顺境逆境,初心不改,与人民一道,敢于牺牲,敢于面对挫折,敢于修正错误,攻关夺隘,改变了亿万黎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改变了万里山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时代来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坚决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捍卫核心,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对心中无信仰使人民遭殃的各式各样假共产党人继续刮骨疗毒。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全面小康社会决胜之时,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日,我们可以说,在世界上,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幸福的。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作者:宣宇才   来源:人民网

党风廉政教育

公职人员使用微信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当前,公职人员的工作、生活微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正确使用微信?大家要把握好这五对关系。

  把握好自由与自律的关系

  微信有着广泛自由和广阔空间。但其私人空间的特性,以及公共空间的属性,决定着微信是把双刃剑,并非法外之地。作为公务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底线、不触红线。要从严掌控手指,谨慎点击屏幕,无论是转载,还是评论,都要三思而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把握好依托与依赖的关系

  当前,不少公职人员依托微信办公:处理事务、分享知识、沟通联络等等。但凡事过犹不及,现实中不少人被手机绑架,沉浸于虚拟空间的网言网语。网络的虚拟取代不了生活的真实,人机关系取代不了人际关系,关注不关闭、依托不依赖、适度不过度、理性不任性,才是使用微信的正确态度。

  把握好融入与投入的关系

  一方面,公职人员要自觉融入,把微信当作传播真实消息、表达个人观点、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主动投入,经常发发声,积极做好朋友圈里各种声音的回应和引导工作,并通过朋友圈了解民意,更好地推动工作。

  把握好交流与交换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个别人利用微信的隐蔽性,在微信中逾越红线、破坏规矩。有的对领导干部的留言或分享,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夸张点赞喝彩;有的为子女、同事、亲朋,大张旗鼓拉票投票;有的把微信圈当作小圈子,编织关系网等等。这些微行为”“微腐败,损害了公职人员队伍的形象,甚至成为当前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灰色地带, 必须引以为戒。

  把握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公职人员理应主动承担起为党和政府发声的责任,在热点面前不当鸵鸟,在难点面前不当看客。对网络谣言、负面舆情,在熟知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要及时解释,还原事实,不遮不捂,把握分寸,利用微信平台,释放正能量,净化朋友圈。                 (来源:党建微平台)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