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7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17-04-01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理论观点集萃】

“人须在事上磨”

----------------

《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与弟子的这样一段对话。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的确,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

现在的年轻干部,学历相对较高、书本知识丰富,特别是身处互联网时代获取大量信息,谈起道理头头是道。然而,有人却慨叹“懂得许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道理的供给和做事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所懂非所用,所需非所有。在未经历具体的事之前,知识和经验都停留于观念层面,是潜在的、异己的、尚未唤醒的;惟有经过事的检验,人的观念才会受到触动,才会对哪些道理尚不透彻、哪些信息与做事并不相干有清醒认知,才会去更富针对性地读书学习。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干部来说,平时保持良好状态与平和心态并不难,难的是在面对矛盾和问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干部说,能提前想到的,都不是问题;临时碰到的,才是问题。许多问题难就难在突发性、偶然性,无法提前做出预测和准备,没有规律和经验可循;难就难在无序性、叠加性,往往是“一事未平,一事又起”,甚至“多点冒烟、到处起火”。诸多不确定性,对干部的心理承受力、综合协调力、局面把控力提出了全方位考验。有的年轻干部之所以不够成熟,正是没有过好这一关。提倡“在事上磨练”,就是要学会在实践中而不是口头上、在战场上而不是舞台上摔打和进步。

想舒舒服服、无忧无虑,就不要当干部;受不了苦、吃不了亏,也不要当干部。在事上磨练,需要经历漫长痛苦的过程。从遇到问题之初的吃惊慌乱到分析研判的艰辛思索,从协调各方的劳碌奔波到最终解决前的耐心等待,压力不可谓不小。然而,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尝试和失败、等待和希望、煎熬与奋起中,在经受各种委屈或批评后,年轻干部的身板才会更加健硕,实现从茧到蝶的飞跃。成长的烦恼,谁也不能跨越,无人可以替代,该走的弯路,一步也少不了,惟有迎头而上、勇敢经受。

应当看到,经历多并不意味着能力就自然而然提升。有的人碰壁不少、成长缓慢,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问题不是出在不经事上,而是做事不过脑、不走心,看似经历十年,经验只有一年。要破解这一困境,关键是学会找规律、想办法,举一反三,在同类的事情上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同时,开阔胸襟、强大内心,把自己的心磨出厚厚一层茧子,努力不为诱惑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被情绪所扰,做到定力不减、初心不改。

在谈到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过“墩墩苗”的比喻。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在普通岗位上经历过一些难事、急事、复杂的事,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多在事上磨,年轻干部就能不断获得持续成长的动力。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杨学博)

【党风廉政教育】

善善相规

----------------

一位清代文人说:“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为官者能否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除了自身的品德操守外,与其身边人关系也很大。近日读史,读到以下两则故事,颇有感触,愿与读者分享。

明代有位官员叫江一麟,因为在地方做官贤能廉洁,朝廷调他到中央做官。启程北上前,他从官俸中拿出十两银子请当地百姓赵锷修船。待船修好后,江一麟发现船被大修了一番,肯定不只花了十两银子。他问赵锷花了多少钱,赵锷回答:“花了十两。”江一麟自然不信,便暗中向各类工匠询问所花的费用,结果发现赵锷修船实际花了二十两银子。于是,江一麟拿出六两银子和三十把扇子、两斤墨折为四两银子送给赵锷,补足修船的费用,赵锷不愿接受,但拗不过江一麟,最后还是接受了。江一麟的妻子素以贤惠闻名,知道此事后,她对丈夫说:“你既然知道他贴了十两银子,就该照数补给他,再另外拿扇子和墨酬谢他就行了,何必这样吝啬呢?”江一麟听后羞愧不已,又补给赵锷四两银子。记录下这个小故事的清代文人龚炜称赞江一麟与妻子两人“平日之善善相规,施德于民者何尽哉!”

清代有个叫俞鸿图的官员,为人正直清廉。据清代文人李伯元的《南亭笔记》的记载:雍正年间(1723-1735),俞鸿图督学闽中,作为科举考试的主持者,他可以预先看到试题。每当大考来临之际,他都要“戒其仆从”,具体做法是将仆从分为值守在房内与值守在房外的两班,不允许他们擅自出入于藏有试题的房间。对于想打听考题的人,俞鸿图一概予以拒绝,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仆从竟然把考题偷出去卖给心术不正的考生。原来值守在房内的恶仆将试题抄录后,贴在俞鸿图背后的补褂上,等俞鸿图穿出去换衣服时,值守在房外的恶仆再将其撕下。恶仆借此获利不菲,但俞鸿图却全然不知。久而久之,俞鸿图选拔出的人才大多名不副实,“远近大哗,为言路所弹劾”,最终俞鸿图连同恶仆都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由这两则故事可以感受到,管好身边人、与身边人善善相规是多么重要。江一麟的贤妻不贪民之小利,劝诫丈夫,使他能保持清廉的秉性,成为一位受民爱戴的好官。俞鸿图一生兢兢业业,可是没有管好身边的人,致使身败名裂,可不叹哉?可不深思哉?可不以之为鉴哉?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江瑞晋)

【党务知识】

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计算方式

----------------

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按照下列时间计算:

(一)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二)由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全体会议选举、决定任命的,自当选、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

(三)由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自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

(四)由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自政府任命之日起计算。

“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决定之日是指党委(党组)对干部的任职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日期,而不是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的日期。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需要报上级备案的干部,经备案部门审核无异议,其任职时间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其他类似情况,如双重管理干部任职经征求协管方意见无异议的,任职时间均自主管方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由党委提名的选任制干部,任命时间自当选、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同时兼任党内职务和选任制或政府任命职务的,其任现职级的计算应区分两种情况确定:一是党内职务已明确职级的,以任命党内职务的时间为准;二是党内职务没有明确职级的,以当选、决定任命或政府任命之日起计算。如果公示期间有反应或者举报,经查核不影响任职,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向党委(党组)报告查核情况和结论,并就该干部的任职时间问题提出建议。如果查核时间较短,任职时间可以按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如果查核时间超过三个月,任职时间可以从党委(党组)批准组织(人事)部门的查核报告之日起计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