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荐书 > 正文
民主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04-24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书名:《民主的力量》

作者:林良旗 主编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第1版

图书介绍:

有人认为中共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政党,这是历史事实吗?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大制度是“虚假”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是“政治花瓶”,这种看法有道理吗?西方指责中共实行一党执政,缺乏包容性、代表性和合法性,显得与“世界民主潮流”不协调,这种说法正确吗?……中共十八大前,国际社会对党员人数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和活动,包括涉及党内外民主的问题,备加关注,评说纷纭,意图透过十八大观察中共今后若干年在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建设方面的走向。

本书用讲生动故事、举典型案例、摆确凿史实、列准确数据的写作方法,针对国内外一些人在民主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错误判断,构思问题、进行比较、作出解答,告诉读者: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民主、建设民主的历史。

本书策划、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建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的支持和具体指导。

作者简介:

林良旗,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现任《对外传播》杂志主编。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人民解放军某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从事新闻和对外宣传工作;1992年起任北京周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期间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因“发展国家新闻出版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崇尚民主、为民主而奋斗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崇尚民主、为民主而奋斗的政党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有人认为中共只能建立在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之上,而不可能是一个崇尚民主的政党。这是历史事实吗?

◇ 作为反对专制思想武器的民主为中共诞生铺平道路

◇ 党纲党章的民主表述为中共党的民主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 “左”倾路线破坏民主危害革命、吸取教训拥抱民主挽救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以民主为武器打败了国民党

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其创立的根据地是用一党专权的专制统治,与国民党分庭抗礼,并据此“坐以待大”,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事实是这样吗?

◇ 用民主精神塑造新型军队

◇ “三三制”开创新型治理模式

◇ 民主作风提升中共形象,吸引民主青年投奔革命

◇ 党际协商共赴兴国大业

三、民主协商奠定新中国基础

有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确立了中共一党专权的政治体制,民主作为一个口号被束之高阁。事实果真如此吗?

◇ 共产党的执政纲领吸引民主党派秘密北上

◇ 筹建新中国的政协会议充满民主协商

◇ 有名有实的党外部长

四、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民主本质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生后,西方政界和学界从他们实行的“议会体制”出发,认为人大制度是在中共操控下的“虚假”民主,只是中共实现权力合法化的一个工具。这种看法有道理吗?

◇ 搭建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平台

◇ 立法与监督彰显民主力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性

五、人民政协展示中国式民主魅力

国内外都有一些人认为,中共确立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民主摆设,是给人看的“政治花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中共与政协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政协能否以及究竟如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 人民政协开启多党合作新阶段

◇ 党际协商制度化

◇ 民主党派如何参政议政

六、民主是处理民族问题的钥匙

西方经常指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不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不能给予宗教自由发展的空间,专制和不民主造成民族地区冲突不断,宗教自由名存实亡。事实是这样吗?

◇ 让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

◇ 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

◇ 给宗教自由以充足空间

七、民主之风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

有人说邓小平是“打不倒的小个子”,但不一定知道他每一次从挫折中奋起,都与中共党内的民主氛围紧密相连,中国发展的大起落尤其是走出“文革”悲剧也是如此。您是否了解这些情况呢?

◇ 邓小平“三落三起”折射党内民主生态

◇ 借民主之风实现历史转折

八、民主决策推进科学发展

西方经常指责中共决策不民主、不科学,对于这样的批评,我们如何回应?

◇ 逐渐提高决策主体素质

◇ 注重决策制度建设

◇ 重大决策注重公民参与

◇ 重视发挥专家作用,强调决策程序

九、广集民意夯实执政根基

西方指责中共忽视民意,我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批评吗?

◇ 顺应民意重在解决民生

◇ 调研是中共的传家宝

◇ 构建反映民意渠道

◇ 新媒体成为民意表达新平台

十、扎根基层民主焕发新的生命力

国外有的观察家认为中国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际上是中共为改善国家形象、反驳外国对中国人权纪录的批评而为;还有的观察家认为中共的基层民主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功利主义使然。这样的说法符合事实吗?

◇ 村民自治:农民的民主实践

◇ 乡镇治理改革

◇ 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现在进行时

◇ 群众性社会组织(草根民主)的兴起

十一、包容性开创民主治理新模式

在两个世纪之交,苏联、东欧共产党瓦解,紧接着在西方推波助澜下出现了所谓的“世界民主潮流”,西方于是认为,中共继续实行一党执政,缺乏包容性、代表性和合法性,显得与“世界民主潮流”不太协调。这种说法正确吗?

◇ 理性包容,允许争论

◇ 吸纳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

◇ 实行经济民主,告别计划经济

◇ 向世界学习,党际交流全球化

十二、党内民主是中国民主未来发展的关键

西方媒体说,中共党内关于扩大党内民主的呼声在不断高涨。中共是怎样回应这种呼声的?

◇ 党内民主关系共产党的生死存亡

◇ 干部进退制度化

◇ 党员权利有保障

◇ 党务公开不含糊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