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行业飞速发展 民族品牌强势崛起

    “我是一个运动装备控。10年前,一件耐克的短袖巴不得从夏天穿到冬天。而如今,只是为了跑步,我就准备了三套衣服,一套速干的,一套纯棉材质的时尚跑步服装,还有一套是专业的修身设计的。”谈起运动服装,做了10年运动产品的张可总是滔滔不绝,在他看来,运动服装的变化,哪怕是一个细节都在见证整个行业的发展。
    张可至今还记得2003年耐克进驻王府井东方广场运动100的情形,“早上6点多店门口就排满了消费者,即使标价数千元的鞋服都会遭遇运动达人的疯抢。”那一年,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张可,在众多工作机会中选择了代理运动品牌的国际公司,“不为别的,就为天天有耐克穿,那可是一种时尚。”的确,数据统计,2003年耐克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连续6年第一的李宁,占据榜首。2004年,耐克在中国的增长率达到66%;同年,阿迪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开始超过李宁。
    面对国际运动品牌的激励竞争,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也强势崛起,其产品的专业化和国际化趋势明显增强,品牌活跃度也明显增加,老百姓也已经能在电视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为本土运动品牌代言。也正是因为看好民族品牌的发展,张可在2004年末离开了耐克产品的代理公司,来到了国内首家进行IPO的体育用品公司,开始了长达7年的产品工作。
    截至2009年底,包括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匹克等民族运动品牌均成为上市公司,其门店数量也在朝着“万店”进军。这期间,中国体育用品业保持了每年30%至50%的高增长。其中,2009年李宁收入超越阿迪达到83.87亿元,安踏在这一年的营业额也直逼60亿元大关。
    “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老百姓的运动准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也经历了高速发展10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体育营销专家张庆如此评价,“GDP的快速增加,城镇化进一步加快以及国内运动氛围的不断提升,是促使其发展的三大原因。”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充满挑战的年代。进入2010年,传统体育用品行业增速开始放缓,这个行业迎来了调结构,求创新的新时阶段。“跑马圈地的日子宣告结束,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来临,有这十年飞速发展的积累和基础,我们的前景依然看好,中国的运动品牌一定可以阔步走向世界。”

(马  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