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举重队冬训求精求细 既做到“不遗余力”又要“科学合理”

    冬训已过半,怎样提升训练水平?奥运名额已经拿满,怎样增加实战能力?国家举重队给出的答案是:抓细节,精演练。

    训练能力细化求精

    伦敦奥运会前最后一个冬训,这是绷在所有国字号队伍备战中的“一根弦”,国家举重队自然不例外。冬训一开始,男队就制定了比备战北京奥运会同期加大1/3训练量的“魔鬼计划”,即连续两周12堂训练课“大练”后接一周9堂训练课“小练”。“备战2008年时是每回合12加6,现在是12加12加9。出发点很好,队员们也很拼,但在第二周‘大练’快结束时发现过犹不及了。因为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加量无法提高训练效果,还可能造成伤病隐患。”男举总教练陈文斌告诉记者,教练组及时修正了合理的训练量,改为一周12堂与一周9堂训练课交替进行,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力量和身体素质,而且增加了抓举和挺举的专项强度,让许多队员练出了历史最佳的训练状态。“这个冬训肯定是要苦练的,人人都知道。但做到‘不遗余力’还要‘科学合理’,练不够和练过头都不行。”

    不仅是训练量的细化,细挖技术动作要领也很重要。女子53公斤级总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李萍去年比赛表现不佳,没有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今年冬训她和教练周继红及时总结了“成功率不稳、心态浮躁”等缺陷,通过加强腰背肌肉训练等增加技术动作稳定性,两人在训练后还及时总结和谈心来帮助李萍端正心态。“杠铃举起来之后,我就会想想是不是动作做到了最好?以前是不会想的,觉得反正试举成功就行了。”李萍总结说,现在正努力让自己做到训练“静下心”,动作要领“稳得住”。

    演练能力转化得当

    在去年11月打完世锦赛拿满奥运参赛名额后,国家举重队基本没有了“外战”机会,只待4月的国内选拔赛“优中选精”决定派谁征战伦敦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虽然队员们训练状态出来了,可怎么保证把训练状态转化成比赛能力?

    因此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决定在本周办一次“冬训测试赛”,来及时检验举重队的冬训效果。测试赛将模拟正式比赛场景,在杠铃加重、电子设备提示播报和裁判仲裁等环节全面“仿真”,除了避免打乱冬训计划而不要求参赛队员减控体重外,与正规比赛无异。“这样的测试赛不仅可以检验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也将为下阶段的训练备战及时发现问题和修正不足。毕竟练够还要练透,及时发现不足、补齐自己的‘短板’,才能全面提升比赛能力。”陈文斌说。

    “打破常规的胆识勇气,锁定对手的实战训练,弦紧弦松的激情设计”,显然队员们正向馆内激励横幅上这种境界努力拼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