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平昌冬奥观察: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系统

发布时间:2018-02-22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韩国的无线网络能否保障冬奥会这种大型综合性赛事的需求?要知道对于每天需要查阅信息、联络各方、发送稿件的记者来说,网络信号就是工作的生命线。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记者刻意进行了观察。

  从仁川机场到乘坐直达平昌的高铁,再到江陵媒体村,一路上无线网络信号不断,丝毫不用产生没有当地电话卡便与世界失去联络的担忧。在媒体村办理入住手续,拿到媒体村手册和注意事项,其中最先被告知的就是如何注册免费WIFI,非常贴心。因为所有与冬奥会有关的场所无线网络都是同一个,所以随后几天在主新闻中心、运动员村、不同的比赛场馆,WIFI的使用方法提示贴得到处都是,想忽略掉都不容易。

  不得不提的是,平昌班车上的信息搭建和传送也非常到位。未出发前往韩国前,注册媒体就已收到班车上的无线网络注册使用方法,提前体会了韩国在这方面工作的细致入微。及至投入工作,乘坐班车,发现每辆班车上不仅有WIFI,还有电视,实时播放比赛现场的情况,方便媒体随时了解比赛进程。这样一来,班车也成了一个移动的工作环境。

  比赛的信息提供系统对于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来说不可或缺。各个比赛场地的实时电视转播、INFO信息的更新,无线网络的通畅、相关信息的检索查阅等,是评判一个组委会相关工作的重要方面。

  媒体中心里的电视是综合性赛事的标配,但在媒体村房间里赛事内路转播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入住江陵媒体村的第二天,无意中打开电视,不同频道锁定了不同比赛场的实时画面,开赛以后,这些频道呈现了各个项目的比赛,非常便于在房间的记者了解比赛情况。

  无线信号保障在开幕式当天更为重要。数万名观众涌进体育场,网络很容易造成拥堵,特别是开幕式表演需要安全稳定的无线信号支撑,保障演出实现最好的效果。开幕式第二天,正在平昌冬奥组委通信系统和场馆技术处顶岗实习的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孙颖告诉记者,平昌冬奥组委的技术部门之前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和预案,特别是一些细节,例如低温条件下通信设备器材的选择、体育场内媒体席上的显示屏的保温等,从结果来看都非常有效。

  北京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积累了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实战经验,但由于较少承办冬季项目综合性赛事,在寒冷天气下的相关经验还需要学习积累,例如开闭幕式低温天气下如何保证网络通畅。此次雪上项目举办地平昌的天气状况与崇礼相似,低温、风大,平昌的做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记者通过孙颖了解到,此次她在平昌主体育馆顶岗实习两个多月,在最基层的岗位看到了韩国在冬奥会组织方面的一些细节,包括人员组成、成本控制、材料选择、细节管理,等等,收获颇多,对未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