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育局:以体育产业统计为抓手全面推动体育产业基础性工作

 

20112月至7月,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统计局联合开展了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此次专项是我省开展的第二次体育产业专项调查活动,也是调查要求最高、调查对象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体育专项调查活动。开展此次专项调查,是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刘鹏局长今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此次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195.88亿元,增加值为95.5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例为0.605%,从业人员为16.8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例为0.46。按照相同口径进行比较,2010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分别比2007年增长13.1%20.2%59.3%,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2%44.4%16.8%

此次专项调查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查,不仅摸清了湖北省体育产业的省情,为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运行机制打下了基础,而且实现了体育产业专项调查与体育产业基础性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推进了体育产业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统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十二五”体育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专项调查目标达到“五要、两个最大化”

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刘鹏局长对2011年体育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其中具体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体育统计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推动体育统计信息化建设。

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岱梨同志十分重视体育产业工作,对体育产业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在多次讲话中,都把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工作的三大组成部分来要求、来部署、来强调。今年29日来省体育局调研时,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摸清家底,了解态势,对体育产业总产值、增加值、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都要心中有数。在2011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她再次强调,要抓好体育产业调研和统计工作,在科学界定体育产业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摸清体育产业基本情况,培育好市场主体。今年31日,张岱梨副省长又亲自批示和部署,同意开展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

根据领导指导精神,此次专项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对此次专项调查提出了“五要”和“两个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一是摸清体育产业的省情,要求各地了解体育产业发展的市情、县情、区情,全面掌握本地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体育产业重点企业的名录库,对产业园区、示范园区要有专项、具体的调研成果;三是探索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和统计机制,力争做到每年都有体育产业的数据;四是要形成体育产业工作体系;五是要为体育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两个“最大化”,一个是调查范围的最大化,要求专项调查工作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应统尽统;另一个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二、专项调查方法上做到“五创新”

创新之一:部门合作,借助外脑。为保证数据的权威性,湖北省体育局积极与省统计局沟通、协调,邀请省统计局在实施方案设计、统计方法、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动员各地市、县区统计局配合和参与当地体育及相关产业的专项调查工作。

创新之二:应统尽统,不重不漏。此次专项调查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执行,同时,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正式开展的运动项目的种类,将钓鱼以及渔具的制造与销售、台球桌的制造与销售、摩托艇、滑翔伞、动力伞、漂流、棋牌、电子竞技等一并纳入统计范围。个体户由于报表制度不规范,分布广泛等特点,一直是统计工作的难点。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真实,此次调查中,我们将个体户纳入调查范围,

创新之三借力省力,提高效率。在此次专项调查过程中,卫星网络地图、QQ群、邮箱、群共享,这些年轻人热衷的交流手段大展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输入关键词、轻点鼠标,各类调查对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在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的QQ群里,省专项调查办公室的专家与全省的调查员进行即时、热烈互动,一个个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省统计局现有的数据,按照关键词进行全面检索,科学归类,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创新之四:质量控制,层层把关。针对部分调查对象数据填报随意性较大的问题,省体育局和省统计局与专家通过深入调研和摸索,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数据审核、评估办法和数据审核公式,并制定了《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数据审核与评估办法》,对数据质量实行三级审核、三级把关,确保了专项调查数据的质量。

创新之五:因地制宜,完善报表。我们在省统计局的指导下,根据2008年全国统一的专项调查报表制度,结合我省实际,设计了符合我省特点的专项调查的报表制度,并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方面的部分知名专家对报表制度进行了论证和咨询,确保了专项调查报表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专项调查成效实现“五结合”

此次专项调查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体育产业统计与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统计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工作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

一是与产业政策制定结合。通过此次专项调查以及后期数据的深入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我省体育产业的省情,对于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成就、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等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提出了部分具有可操作性的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体育产业政策研究与体育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是与产业规划编制相结合。今年我们着手启动了四个层次的规划工作:一是实现了体育产业进《纲要》,体育产业首次进入了我省五年规划纲要;二是实现了体育产业进入全省现代服务业规划,体育产业首次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并列陈述,体育产业重点项目、重要举措都进入了全省现代服务业专项规划;三是积极编制全省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形成了“十二五”我省体育产业“一区两带多园”的空间布局和项目布局;四是实现了体育产业规划与各地“十二五”规划的有机衔接,争取更多的体育产业项目进入当地规划的盘子。

三是与工作体系建设相结合。此次产业专项调查活动的开展,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为下一步各地体育产业工作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是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此次产业专项调查,我们不仅从总体上了解了我省体育经营企业的数量、规模等基本情况,还通过到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他们的政策需求与经营状况,为下一步建立体育产业服务体系打下了基础。

五是与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此次专项调查为今后体育产业统计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将在此次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做法,完善调查报表和调查制度,逐步实现我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我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的长效机制。

四、产业发展重点力争“五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体育产业专项调查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统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分析发展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按照“描绘一张蓝图、制定一套标准、抓好一批项目、落实一组政策、形成一套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将“两圈一带”项目化,抓住五个重点、实现五大突破,推动我省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以体育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力争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形成突破。吸收借鉴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集聚区建设的经验和模式,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资源禀赋和优势,按照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着力推进体育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1-2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园区。在建设体育产业基地方面,推进省级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创评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培育体育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培育10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2-3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

二是以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建设为重点,力争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形成突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项目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上下联动,着力培育一批体育资源密集、主导产业突出、彼此错位竞争的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在重点企业培育方面,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整合各类产业资源,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适时组建省级体育产业集团。

三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力争在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上形成突破。加快引进一批具有体育经营管理、项目运作、市场开发、组织策划能力的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产业领军人才的作用。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体育产业专业,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以政策落实为重点,力争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上形成突破。抓紧出台《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认真落实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

五是以第三方服务平台为重点,力争在构建体育产业服务体系上形成突破。现代的产业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开放的体育产业需要开放性的服务平台。搭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体育行政部门责无旁贷。为此,在推进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统计调查,建立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名录库的基础上,我们拟借鉴文化产业和兄弟省市经验,积极探索建设包括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服务、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统计分析功能在内的体育产业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体育企业提供项目推介、项目合作、企业孵化、投融资、信息发布、企业展示等非盈利性的第三方公共服务项目,降低体育企业的运营成本,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增强体育产业的凝聚力,扩大体育产业的影响力,使体育产业第三方服务平台成为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积极筹划成立湖北省体育产业协会,健全行业自律管理职能,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加强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积极为企业服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