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发展研究

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探究
    节日体育依托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而存在与发展。欲了解节日体育,了解我国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必要的前提。
    我国民族节日主题不同,特色各异。节日文化以节日为载体,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不断地修增和传承,愈益丰富多彩。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厚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观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窗口。
    传统节日既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也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具有周期性、纪念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复合性、变异性等特征,它能积淀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满足群众物质、精神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按其产生的原因,传统节日可有以下分类:其一是产生于生产、生活习俗的传统节日,有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的节日,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节日,与民间社群娱乐活动有关的节日以及与择偶等性选择有关的节日;其二是产生于特殊日期的传统节日,如年节,尽管各个民族“年”节的日期有早有晚,并不统一;其三是产生于崇敬的传统纪念节日,如官方的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民间的壮族“吃立节”,锡伯族的“杜因拜专扎坤”节等。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节日是继承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载体。这一载体反过来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产生影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这些节日里,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传承,形成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庞大内容体系。
2  节日体育向体育节日的嬗变
    人类创造了体育,同时,体育又陶冶和塑造了人类本身。由于我们要考察的不仅是当今开展的节日体育,而且还要探究我国传统节日开展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以在下面的讨论中会不时出现传统节日体育,也就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如蒙古族“那达慕”开展的赛马、摔跤。同理,从时空的不同角度,也会涉及到现代节日体育,但不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再看我们所关注的各种大型体育盛会,实际上就是以体育为主题的节日盛会,如奥运会、全运会、民运会。奥运会、全运会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它们以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体育形态而存在。而民运会开展的所有体育项目都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改造和规范,便于在各民族中推广、开展、竞赛。当然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要、都能成为民运会的比赛项目,既没这个必要也不可能。在民运会上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是由原来的节日体育经过整理改造、规范发展成为民运会这一体育节日中开展的体育。另外,从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发展、消亡,到现代奥运会的重建及各单项体育赛事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也是“节日的体育到体育的节日”的嬗变过程。当今的体育活动,多以赛事集会的节日形式薪火相传,引领风潮,而改变了以往体育以节日为依托得以传承的状况。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被发掘和重视,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一道登上大雅之堂,各地以各种单项赛事或多种体育项目为主题的体育盛会成为了体育的节日。例如河南郑州传统武术节、山东潍坊风筝节、湖南侗族花炮节、广西壮族陀螺节、西藏藏族赛马节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蒙古族那达慕。
    现代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体育节日,体育节日将成为未来民族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媒介。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节,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体育文化、体育表演和体育比赛活动,体现出很强的民族特色。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了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依据本地区举办的各种体育赛事和盛会,大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牌效应,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服装、饰物和器材,逐渐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并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民族特色、风格等展现给世人,同时,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3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3.1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发展现状
    现今的民族节日文化不仅能够积淀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而且能增加民族凝聚力,满足群众物质、精神文明发展需求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少数民族节日体育多是以国泰民安、节庆聚会、旅游开发、商业服务等场景开展或展示,还不能真正成为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成为少数民族日常业余健身、休闲娱乐的内容,不能成就继承传播的主战场。从项目内容上来说,没有将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出来成为节日体育内容,而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项目有其开发发展的价值。
    我国节日体育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节日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内容,项目完全,表明节日体育是一种独特的生产力,及在其开发和发展上具有相对强大的生命力。节日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2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发展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节日文化不仅要得到开发发展,而且需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发展模式,向纵深发展。面对西部开发文化如何发展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站在民族文化本位思考问题,保护民族文化。如果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利的引导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有从人类文化圈中消失的危险。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我们历代祖先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活的、生产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造出来的、修增过来和传承下来的。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些传统文化有着“文化认同”的常识。西部开发中对西部民族的“文化认同”,我们可以了解其本土文化,知道其价值观、审美观,并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他们的文化世界,实现了这样的文化沟通,西部大开发才会全面成功,对西部民族文化我们应进行广泛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系列全面的文化发展建设方法。
4  对策与建议
    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稳步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视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制定周密合理的全民健身计划,调动全国民众一起来参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活力。建好群众健身场地、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实施国民体质监测,进一步调动全国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具有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建立训练体系,采用多种形式普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后继有人,更广泛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和提高。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价值,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市场,培植“体育节日”文化产业。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产业不仅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成份而且还能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后反过来又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发展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促进节日体育向体育节日的良性演变,使饱含民族节日文化精华的民族传统体育经久不衰地传承和发展,就是要求:
    民族传统体育内部要发展完善,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体育文化需求,形成一种科学健康的蓬勃发展之势。对一些项目进行现代化、科学化改造,创建一种科学化发展的氛围。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体育具有的竞技功能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张,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走精英化和大众化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和区域性与国家性的矛盾,使它们对立统一,相互协调、促进和发展。必须处理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关系,加强两者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和谐平稳地全面发展,使它们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少数民族节日体育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必须处理好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为一个整体健康发展。在民族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存在着理论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而且也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趋势。少数民族节日体育要健康发展,必须使理论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偏爱某一个民族的体育节日或某一个民族的节日体育项目,只要符合人们喜爱、有发展潜力的节日和体育项目,我们就要做大做强。各族各地区民族节日体育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关系,把发展民族节日体育和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应该着眼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持续发展的时候,应着眼于长远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开发。要注意跟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有机结合起来,跟加强民族团结和增进民族情感有机结合。
    作者:田祖国(吉首大学)
          王阜存、刘晓丹、白晋湘、刘少英、龙佩林、钟海平、
          熊文、张建新、罗婉红、候广斌、饶云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