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运动员在普通高校就读管理模式的研究

1  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
1.1  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
    新时期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应定位于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既有利于他们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在退役后真正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由于运动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运动员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定位不同于普通学生,体现着竞技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所以此项工作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于普通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
1.2  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主流模式还是以体育系统包办为主。体育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到大专的“一条龙”学历教育体系。运动员吃、住、训、学都在运动队,是一种非常封闭的教育体制。
    在体育系统的教育体系中,由于金牌战略的导向,普遍存在“重夺标,轻育人”的现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在部分运动队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体育系统办的体育运动学校,普遍存在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这种质量不高的办学体系造成的另一后果就是体育后备人才越来越匮乏,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2  目前在役优秀运动员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情况
2.1  在役优秀运动员在普通高校就读的现状
    本次调查表明,优秀运动员进入普通高校就学的人数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和社会对优秀运动员的进一步关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在役优秀运动员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和生活,完成他们人生的转型。我国的运动员大多是从小进入运动队,对大多数运动员而言,竞技体育并不是他们终身的职业,他们在完成运动员这个职业之后,需要进行“二次就业”。
    对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倾向调查显示,只有10%的人选择在体育行业从事教练员等工作,有48%的人选择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其他行业,更有42%的运动员是选择从事与体育无关的工作。根据对优秀运动员所做的问卷调查,绝大多数的优秀运动员都希望能在在役期间就进入高校学习,希望能尽早成才,能尽早融入训练基地以外的世界。尽管一边训练一边学习使运动员大学生不可能像普通学生那样全身心用在文化学习上,但是大多数运动员还是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有精力、有时间在运动队训练的同时接受高等教育。
    根据对体育部门教练员、行政管理人员的调查,体育系统的管理人员对在役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并努力创造条件让优秀运动员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调查还显示,广大家长更是大力支持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目前,各省市部分优秀运动队都有相对固定的对口高校,并且有相对固定的专业,但有些项目由于在高校难以开展,即使是优秀运动员,也基本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就读。
    目前,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的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是通过参加全国以及各省市统一命题的高考,根据运动成绩降分录取进入普通高校就读。根据政策,也有少数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在普通高校就读的运动员,其行政人事关系仍隶属于运动队,平时的训练、比赛由运动队负责安排,文化教学完全由高校安排。
    目前,普通高校基本都是实行学分制。由于运动员大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可以比普通大学生少修一定的学分,可以根据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实际情况和完成学分的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年限。大多数高校都为在役运动员大学生单独编班。有的高校是运动员到校部上课,有的高校则是派教师到运动队为运动员上课。个别高校因为种种原因,还采取运动员先入高校学籍,等运动员退役后再到高校读书的模式。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运动员大学生缴纳学费与普通大学生相同。由于运动员上课以小班为主,并且还涉及教师到训练基地上课的车贴费、补课费等其他费用,所以给运动员学生上课的成本要比普通高校学生略高。
    为鼓励运动员代表高校参赛的积极性,各高校也基本都制定了相关制度,奖励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由于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大部分运动员对代表就读高校参加比赛持积极的态度。
    虽然经过多方努力,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但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其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运动员学生对于学习效果认为好的只占18%,认为效果一般的达60%,更有22%的运动员对学习效果并不满意。根据对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大部分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不太满意。所以,就目前而言,运动员大学生的就学质量要低于高校教学预期的目标,亟须对目前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运动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
2.2  目前就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尚没有形成相关的扶植或者说是切合实际、符合地区特点的地方性政策条例;
2.2.2  尚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体制与机制,各类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与开发;
2.2.3  教育与体育系统沟通不畅,没有形成真正的、最大效应的推进合力;
2.2.4  资源没有得到整合,更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推进机制;
2.2.5  学训矛盾尚未得到真正缓解;
2.2.6  运动员择校余地小,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项目优秀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的机会微乎其微;
2.2.7  适合运动员学习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教学成本相对比普通学生要高。
    除上述问题之外,已占国家事业单位编制而领取工资的运动员进入全日制大学与普通大学生一起就读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  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在普通高校就读管理模式的初步构想
3.1  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主动参与,高校与运动队之间紧密配合,既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训练规律,又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优秀运动员就学管理模式。
3.2  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内涵
3.2.1  统一性与操作性相衔接的操作平台
3.2.1.1  进一步统一和明确培养目标。优秀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应该把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优秀体育人才作为高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实现。
3.2.1.2  出台地方政府实施细则。随着社会各界对运动员自身发展的关注,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非体育专业的人数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为了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从政策上进行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应该联合,就高校和运动队联合育人的目标、理念、管理体系,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出台有关细则,规范对运动员大学生的管理机制和体制,鼓励高校和运动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探索并逐渐形成一个既遵循竞技训练规律,又遵循文化教育规律的管理模式,也使优秀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章可循。
3.2.1.3  建立相应机构,统一进行管理。要使教育、体育系统双方的沟通真正能做到畅通、有效,必须在各个层面建立具体的机构,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建立管理办公室,对涉及运动员大学生的各项问题进行宏观管理,从政策上进行调控;运动队和高校要建立联络员办公室,双方都要配备专门的联络员负责此项工作,加强情况沟通,增进理解和合作,齐抓共管,共同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要实行运动队和高校对运动员大学生学习档案双重管理制度。
3.2.1.4  建立沟通网络。运动员在运动队训练,在普通高校就读,实质是体育、教育两个系统担负着共同培育该运动员的任务,这就必然牵涉到两个系统的交流与沟通问题。根据运动员大学生的双重身份,需要建立一个使体育与教育部门沟通更顺畅、合作更紧密、支撑力度更大的沟通网络,使双方可以联合对运动员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3.2.1.5  重点缓解“学、训”矛盾。学训矛盾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中的固有矛盾,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缓解。在运动员大学生的管理体制中,必须要体育、教育两个系统配合,针对学习与训练间产生矛盾的关键问题,如运动员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等,采取灵活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缓解学、训矛盾,以真正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有效地完成对运动员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3.2.2  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规范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目前,各高校在对运动员大学生的教学管理问题上都各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使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抓手,对此项工作的评价没有确定的衡量标准,不利于此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根据这种情况,要在保持各高校个性的基础上,对各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的规范,以适应运动员大学生的需要。
3.2.2.1  明确管理体制。高校要重视对这一部分运动员大学生的管理,可比照对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方法,可由一位副校长挂帅,由体育部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运动员在高校就读期间的各方面管理工作,负责学生学籍管理,负责与运动员所在院系及运动队进行沟通,安排好运动员的学习事宜。
3.2.2.2  适度扩大专业选择。优秀运动员各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对未来的规划,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可选择。根据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文科专业的学习难度远远小于理科,他们更为适宜到文科院系就读。高校可以考虑为这些运动员多提供几个文科类实用性强的专业供他们选择。运动员出于兴趣去读书,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成率。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教练员等专业体育工作的运动员,建议其到体育类院校就读,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3.2.2.3  实行弹性学制。进一步打破4年毕业的时间期限,给运动员大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高质量地完成学业,学习更多的知识。学分在普通大学生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少。另外,训练、比赛也是对运动员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可把运动训练、比赛成绩换算为学分计入。
3.2.2.4  统一编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运动员大学生安排小班教学,这样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更为灵活机动,有利于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吸收。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课程,保障教学质量。根据运动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适当降低难度,以实用、够用为衡量标准,简化一些理论的学习过程和深入的学术探讨。
3.2.2.5  采取灵活的教学计划。根据运动员大学生训练、比赛频繁的实际情况,安排灵活的教学计划尤其重要。可以考虑打破一个学期制定一次教学计划的传统方式,在与运动队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安排教学计划,避开运动员外出训练、比赛的时间,充分利用其训练、比赛以外的时间,包括晚上的时间为运动员上课。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补课、补缺、补考制度,尽量保持教学进度。
3.2.2.6  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目前有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加以利用。针对运动员经常在外地训练、比赛的特点,可为运动员提供专门的远程网络教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运动员大学生在外地训练、比赛的空余时间,也可以保持运动员大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3.2.3  整体性与互补性相融合的保障体系
3.2.3.1  整合各高校间教学资源
    公共课学分共享:大学本科教学中,对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都有统一要求,各个高校基本一致,对于这些公共课,某个训练基地涉及的各个高校可以组成联合教学组,安排相应年级的运动员大学生统一进行教学,学分共享。教学时间、地点由体育系统统一安排,教师由各高校共同协调,轮流派出。这样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极大地节约师资等力量,降低办学成本。
    选修课互相开放:各高校可以通过面授或远程教育的方式向运动员大学生开放部分选修课,实现运动员大学生的跨校选课,并互相承认学分。这样使根据运动项目入学固定专业的运动员大学生可以选修自己有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二次就业的选择。
3.2.3.2  体育系统合理分担,实行经费补贴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考虑专门为这部分运动员大学生制定一定的经费预算,补贴高校在运动员大学生管理、教学等方面额外付出的费用。训练单位要配合高校做好运动员就读的各项工作,鼓励运动员代表高校参加大学生比赛;在训练的安排上与高校的教学安排要取得协调一致,为运动员就读做好相关的科研、医疗及后勤保障工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要创新运动员大学生的就读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切实符合在役运动员就读普通高校就学规律的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夺标育人目标的实现。
4.2  要建立统一性与操作性相衔接的操作平台。出台地方政府实施细则,建立相应机构,形成沟通网络,统一进行管理,以利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之间的规范管理及配合、运动队与高校之间的操作及协调。
4.3  建立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制及学习模式,采取符合运动员学生特点的教学要求,以保证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
4.4  建立整体性与互补性相融合的保障体系。整合各高校间教学资源及体育系统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体育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配合,在管理、经费等方面创造条件,以便在役运动员到普通高校就读的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4.5  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体教结合培养大学生运动员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部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进入普通高校的运动项目,全日制体育院校应是这些项目未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主要渠道。
    作者:姚颂平(上海体育学院)
          郭蓓、平杰、杨薇、朱学雷、孙麒麟、顾红、
          李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