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1074SS07031

 

    项目负责人:李志敢(广州体育学院)

 

摘    要

 

    目的:普遍增强国民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健康问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与国外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点。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现在和未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把健康人群带入人口老年型社会。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对于整个未来社会的健康和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对珠三角地区的老年人进行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促进广东地区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中国未来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前瞻意义。

    方法:根据我国未来老龄化社会人群年龄分层特征,选择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经济发达(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中等发达(粤中地区)、经济落后(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三类地区,每类地区分别三个市共9个地级市部分60岁以上的离、退休和社区家庭中的中老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研究。

    抽样问卷调查采用临床流行病学Ⅲ型研究方案(遵循客观性、有效性、可靠性原则)进行;体育生活方式的评价指标涉及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三方面。以经济发达、经济中等发达和经济落后每个地区20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对600人进行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情绪类、自我概念类、认知功能类、体育运动时间、体育消费、体育活动场所、体育运动次数、组织化程度、心境状态、运动持续时间、实物性体育消费、固定活动场所、每周运动次数、社区组织等进行调查统计。

    研究过程对问卷进行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的设计采用封闭问题,并进行等级化处理。在问卷中考虑到性别、职业以及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在抽样中采用随机分层等方法使抽样均衡。在初期,将被调查者对某问题的态度根据一定的法则聚类成相对类似的群组,利用群组进一步的分析。还从量表所度量的一系列变量中提取出一些公共因子,利用数学方法把量表中高度关联性的观测量按某种规则分成几群,每一群的变量共享一个公共因子,也就是说该群变量与这个公共因子有高度关联,表现为在该因子上的“负荷量”明显的大(指绝对值)。

    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问卷调查法,14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对各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到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根据前面主成分分析时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由评定一级指标的专家评定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并将各级指标的权重做成调查表,采用德尔菲法,对各方面专家进行咨询,接近90%的问卷确立的指标体系趋于一致,根据最新的调查表显示内容,对小部分的研究对象进行小范围的测试,根据得分的结果请专家进行分析,确认问卷三个等级指标的内容基本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对个别指标进行修改,最后确认“小康社会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评价体系”。

    结果:社会学指标中显示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的老年人绝大多数人随时都可以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前者通常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不分年龄、性别,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更喜欢与家里人一起活动,后者只愿意与同性别的同龄人一起活动,落后地区的老年人一般采取以劳动的方式来替代休闲体育,更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休闲体育锻炼。

    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老年人能够享受有组织的休闲活动,并且在相对规范的体育设施条件下进行休闲活动,中等发达地区老年人对休闲体育比发达地区重视,但是发达地区表现得更积极,两地区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达到要求,但是强度不够,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基本不知道什么是休闲体育,以传统的劳作代替休闲活动,其强度达到老年人锻炼的具体要求。

    生理学指标中显示:发达地区的老年人虽然比较少吸烟和喝酒,由于睡眠质量不好,出现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较多,身体质量指数超过标准,高血压患者较多,肺功能较差;

    中等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有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较多,女性肥胖比例增多,男女性的血压接近高血压的临界点,肺功能偏低;

    落后地区的老年人有循环系统疾病的比较多;睡眠质量比较好,基础心率和肺功能指标优于其他两个地区;

    柔韧素质中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男性老年人,该指标比较接近,优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并呈极显著性差异;

    平衡素质落后地区的老年人远远优于中等发达地区,形成显著性差异,中等发达地区远远优于发达地区,也形成显著性差异;

    力量素质落后地区的老年人远远优于中等发达地区,形成显著性差异,中等发达地区远远优于发达地区,也形成显著性差异;

    灵敏素质发达地区优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优于中等发达地区,两两比较,都形成显著性差异。

    运动素质中的柔韧、平衡、力量和灵敏素质指标,没有发现有性别差异的现象。

    心理素质指标中,发达地区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类优于其他两个地区,与落后地区形成显著性差异,与中等发达地区比较,未形成显著性差异;自我概念类指标中。落后地区的老年人该指标优于其他两个地区,形成显著性差异,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之间也形成显著性差异;情绪类指标中,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基本持平,与发达地区比较,形成显著性差异,即发达地区明显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老年期是许多危机和应激因素集中在一起的特殊时期, 在智力、情绪、人格上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情绪、自我概念和认知功能是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结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缺乏科学性:发达地区老年人锻炼的频率太高,强度不够,使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中等发达地区的老年人锻炼的频率适宜,但是时间太长、强度不够,同样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落后地区的老年人虽然强度达到刺激机体,但是时间较长,对机体造成负面的影响。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考虑三要素: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才能达到提高身体机能,身心娱乐。

    建议在发达地区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对老年人的休闲体育进行有效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有了成就感,从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休闲体育,在中等发达地区以县区级为主导,进行有效的宣传,在鼓励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进行科学的锻炼,在落后地区,鼓励老年人进行休闲体育,对重复单一的动作进行对抗牵拉,及时纠正,能够有效减少传统疾病的形成。

    发达地区老年人的体重和BMI指数超过《国民体质测试标准》规定的正常值,食品质量、生活和居住环境相对较差,引起睡眠状况不佳,导致心率和基础心率明显偏高,血压超过正常范围,肺功能指标低;该地区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应该把休闲体育的范围扩大,尽量定期在郊外进行,同时,锻炼的频率需有效控制,增加强度,特别是进行力量练习。

    中等发达地区的老年人需要协助家庭成员实施商业劳作或工业、手工业劳作,闲暇时间的休闲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从而提高了肌肉的工作能力,有利于肌肉持续长时间收缩和紧张的活动,注意在锻炼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长时间的劳动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

    落后地区的老年人,虽然没有进行有效的休闲体育锻炼,但是由于生活环境限制,需要进行体力劳动,有效提高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落后地区的女性老年人基本没有参加进行锻炼。

    三个地区不同性别之间的老年人,不管是柔韧、平衡、力量和灵敏素质,都呈落后地区优于中等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优于发达地区。

    因此要求老年人在没有条件进行体力劳动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对提高自身的运动素质,增强抗跌倒能力,有效控制和降低血压,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发达地区的老年人,人际交往、态度改变、工作表现乃至学习和记忆效果的要求相对要高于其他地区,休闲体育的生活方式尚未达到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而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由于有传统的家庭劳作,有效改变孤独、抑郁、自卑心态, 使整个神经系统得到调解,从而维护心理健康。建议发达地区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科学处理好“空巢老人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与现实的关系,组织有效的群众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情绪与积极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个性、稳定的情绪、乐观的人生态度。

    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的老年人由于自身的人际交往体验丰富,活动范围的地域广泛,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因此对事物有主见、比较自信、且勇敢接受挑战,落后地区老年人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缺乏对各种事物的体验,因此发生不愉快时,难于自我解决。所以对闭塞的地区老年人,更需要进行人文关怀,引导他们科学处理各种危机。

    发达地区的人们由于竞争激烈,导致生活节奏紧张,老年人由于家庭和社会氛围影响,以及比较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人际往来,使他们客观上捕捉到比其他地区老年人更多的信息,由于有适度的紧张状态,所以信息加工的速度和信息加工容量强于其他两地区的老年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强迫老年人要增强记忆,保持大脑活跃,并且抗拒内外刺激干扰,其他两个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居住环境和生活节奏的优势,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会产生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感知觉减弱。所以,要求对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老年人,经常给予一定的刺激,造成一定的压力,对认知功能因子起到良性的刺激,提高该认知功能,减慢衰老速度。

    静态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必须加大力度引导其向动态的体育生活方式转化,因此有必要建构多元化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路径,以满足老年人对体育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需要,便于合理设计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以及负荷后足够的放松运动;从社会、生理和心理三个体系评价小康社会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根据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和确立的评价标准,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采取应对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以提高身体机能,达到身心娱乐。

 

(全文下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