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学院服务奥运战略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吉林体育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院校,建校五十多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不仅确定了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而且也凝练形成了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尤其重视以体育科研促竞技水平的提高,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两大平台,发挥竞技人文教育和竞技科研服务两支优秀团队作用,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竞技体育需求开展研究工作。运用研究形成的竞技教育理论与科研成果,为一线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人文教育与科研服务。建院以来,吉林体育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培育出了陈露、李佳军、梁文豪、郭爽、鄂美蝶、孙军等百余名融高超技能和高尚品行于一身的优秀运动员和世界冠军。从一至十一届全运会,吉林体育学院学生一直是吉林省体育代表团的主力军,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1000余枚。学院的拳击、散打、滑雪、跆拳道、射击、射箭、游泳、体育舞蹈等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一系列优异成绩,其中拳击和散打运动队已达国际水平。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学院毕业生郭爽、宫金杰在自行车项目上获得两枚银牌一枚铜牌;学院青年教师李金子在拳击项目上获得一枚铜牌;学院杨明教授竞技科研团队助力陈定夺取了竞走项目金牌,助力切阳什姐夺取竞走项目铜牌。

一、突出“竞教结合”特色,提高竞技教育水平

学院为做好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理论教育,在常规教学基础上,使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由单一的“技能传习”转变为“文化传承”,以此在“项目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将“育人与夺标”合二为一,为学生近期竞技和未来就业服务,提升了竞技体育专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育人水准。突出“竞教结合”的特色,着力解决“学训矛盾”的问题。

1、实施网络课程建设,送课下队。

学院将《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理论学科15门课程建设成为网络课程,提供给分散于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国家队外训运动员大学生,使学生在异地也能进行理论学习,确保运动员在异地学习效果。

2、构建多轮次滚动式教学模式。

学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围绕项目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尝试。在研究不同运动项目比赛周期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了比赛周期的共性特点,创新设计了“多轮次滚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运动项目的双周期和多周期比赛特点,为运动员大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学习和训练双重要求的学习模式。

二、创新办队思路,探索多元化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学院于2000年起,先后与地方体校、企业联合创办竞技运动人才基地,构建了由高等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科研机构、企业俱乐部“四合一”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本着目标一致、优势互补、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学院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了良性循环的合作关系,成功培养了一批具有世界竞技水平的高水平运动员大学生。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学院培养的李金子带伤拼搏,勇夺女子拳击75公斤级铜牌,揭开了学院竞技历史的新篇章;学院培养的女子散打运动员鄂美蝶先后获得世界杯、世锦赛冠军,等等。

实践证明,新型办学体制既有利于解决体育专业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其教育、就业、创业的问题。

三、发挥科技优势,助推奥运战略实施

吉林体育学院杨明教授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田径项目奥运科技攻关专家,马拉松、竞走项目的科研团队负责人,在第二十九届奥运周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伦敦奥运周期开始后,杨明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本着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积极参加国家队的备战工作,再一次被聘为田径科研团队负责人,拿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竞走、马拉松项目备战伦敦奥运科技攻关、科技服务》课题,为了完成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学院派出了以杨明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成了两个科技攻关小组。

通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和大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他们发明的运动处方,解决了训练监控过程中的定性不能定量的问题,把训练内容按照性质分到不同的区间,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他们发明的微量血测血清睾酮解决了过去用200毫升静脉血测试这个指标,到现在仅仅用20微升末梢血就可以解决问题。两个科研组还就两个项目竞速过程中生物力学原理、训练监控体系、疲劳恢复体系、营养补充体系等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通过随队科研人员及时贯彻到训练实践中,使训练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其中,马拉松运动员白雪在第十二届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取得了我国马拉松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首枚金牌,女子竞走运动员刘虹、王震在大邱世锦赛上取得2枚银牌,男子竞走运动员司天峰、王震取得2011年世界杯赛男子20公里、50公里金牌,使我国竞走项目逐渐走出低谷。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杨明科研团队作为科研教练,助力我国年轻小将陈定以1:18:46新的奥运会纪录的绝对优势夺得冠军,这是我国田径项目继刘翔之后第二块男子奥运会金牌,也是我国男子竞走项目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并助力切阳什姐夺得女子竞走项目铜牌

目前,杨明科研团队还承担着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我国冬奥会优势竞技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等十多个部级项目。本着科技服务于国家奥运战略需求的精神,学院给予杨明科研团队以强有力的支撑,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使该团队成功地成立了国家级冬季耐力性项目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规模已具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优势。   

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吉林体育学院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吉林体育学院将进一步突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奥运战略的实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