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方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社体指导员队伍

    加强《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及落实。首先以高危项目为切入点,主抓游泳救生的培训和鉴定。属地管理,以《全民健身条例》为法律依据,各市检查各市体育经营性场馆的执行、落实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场馆数量下达培训任务,对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奖励,以此来推动各培训单位的积极性。
    加快培训基地的建设,为职鉴工作提供坚强支撑。认真做好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建立完善、合格的培训基地,强化培训和管理。每年最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要求各培训基地拿出来年的培训计划,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鉴定站及时予以协调和帮助,对新开展培训单位,鉴定站全程跟踪帮助、指导,协助他们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完成好培训任务。
    统筹发展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摸索公益类、职业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相结合的培训、考核模式。积极主动的和群体部门联系,商讨公益类和职业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即一期培训班在保证职业类课时的情况下穿插必要的公益类课程,并同时请他们的老师授课,结业考试合格者发两证。每期培训班根据考试后公益类人员注册情况,给培训单位以适当的补贴,降低了学员培训和基地办班的成本,充分调动起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重庆市


    加强职业培训教师和职业鉴定考评员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师和考评员培训人员选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培训师和考评员队伍,为职业资格培训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深入到重庆市周边9区12县,对各游泳场馆上岗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加大对游泳场馆、健身场所的检查力度,深入调研,宣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联系机制。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走进校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活动,为广大学生义务宣传和讲解国职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先后走访了8所大学,通过PPT动画、专题讲座,互动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们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了直观的了解。


四川省


    今年1月至8月底,在游泳救生员、游泳指导员、健身教练、健美操指导员、滑雪指导员5个项目上共开展22批次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鉴定,2353人次参加鉴定。
    展开地市调研。在乐山、眉山、遂宁、南充、广元、德阳、绵阳、雅安、自贡等市州,进行了体育行业从业人员信息调研及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宣传工作。
    加强专业人员互动交流。2012年,总局职鉴中心、中国滑雪协会、北京鉴定站、重庆鉴定站分别选派职鉴专家,滑雪、健身教练的培训师与考评员来川指导、参与我省培训和鉴定工作。同时,也选派健身教练、游泳、网球培训师与考评员到重庆、湖南、广东、贵州等省市参加培训和鉴定工作。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印制了《四川省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宣传册;改版了四川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网站;在《体育之声》发表了1篇文稿和2期简报;在省体育馆举办各类活动时,通过LED屏幕滚动播放《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宣传图片及影像视频;多次组织培训基地开展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题宣传活动。


甘肃省


    强组织管理,抓业务落实。职鉴站站长对培训工作的开展给予指导,对参加培训学员提出了要求。副站长全程指导和监督考核鉴定工作。保证了培训班严格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鉴定工作上严格按照考评制度,鉴定共走步骤,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第二期游泳救生员及首期游泳、健美操、跆拳道等4个项目的考核鉴定。
    加强宣传力度。为了建立立首次鉴定工作的形象,通过甘肃晨报对鉴定工作的项目、时间、收费及资格证书颁发单位给予大篇幅、大版面的说明,让健身爱好者和广大群众意识到体育职鉴是看得到,靠得住的国家行为。
    认清当前形势,转换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高等院校,先沟通教育部门,联合牵手体育教师队伍协作搞工作,宣传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的行为,是一项惠及全民,提升就业几率的大好平台,让莘莘学子多一条就业之路。


云南省


    加强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完善组织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构,理顺工作关系,完善鉴定站的各项制度建设并加强内部管理,明确职鉴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和机构管理,努力探索提高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各类人员队伍素质、增强机构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选拔培养考评员、培训师队伍建设。建立规范、科学的考评员、培训师选拔培养模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从体育行业和高校教师中选拔优秀人员参加全国各类考评员、培训师的培训。
    发展培训基地,为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建立与鉴定工作需求相匹配的培训基地。在培训基地的布局上按照体育院校和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形式,把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综合项目放在体育院校,单项培训基地布置在具备培训条件的俱乐部。
    广泛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突出在职鉴政策、法律法规、鉴定项目和鉴定组织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宣传。主动把体育职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意义渗透至各个层面,提高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知度。
    加快体育职鉴工作在我省体育大中专院校的推广。“双证书”制度是满足社会和体育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是体教结合的又一重大举措。将积极与省教育厅和各高等院校加强沟通争取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相关高等院校大力推广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意识。


贵州省


    培训基地建设。着重于把新的培训基地放在高校。目前,贵州师范大学就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的学分评定依据之一。另外,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医学院等院校也在积极申报培训基地。
    培训师、考评员队伍建设。建议根据需要互调考评员,统一规范考评标准以及考评员费用,以有利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西部职鉴工作能有一个良性合作的平台,为我们西部职鉴工作后发赶超创造条件。
    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积极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0-2015》的有关内容,结合本省情况,开展执法工作。今年6月28日颁布了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持证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写入其中,这就使我们的执法工作有了依据。今年8月份,联合省体育局法规处及市、区体育局执法人员开展了两次对游泳池(馆)游泳救生员的检查工作,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