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加快公共基础体育设施建设

    2012年,南京市江宁区相继出台了《江宁区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江宁区社区(行政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在两年内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打造体育服务惠民工程,达到“体育惠及百姓,人民健康幸福”的目标。区体育局作为主管部门,根据两个方案制定了高效可行的落实措施,从街道、社区、小区、公园(绿地)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健身设施的全面布局、规划建设和提档升级,为推进体育现代化建设和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逐步推进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区十个街道的文体服务中心,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功能单一,设施老化,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百姓健身需求。区体育局到各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对各街道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布局、项目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全区10个街道中已有6个街道先后建成4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和室外健身广场,中心内设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健身舞室、国民体质测试室等,室外健身广场建有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舞场、健身路径等。其他几个街道的全民健身中心也已在规划设施中。
    二是逐步推进小区健身设施的覆盖率。为了解决小区居民健身设施不足的问题,江宁区体育局着手在“规划关”、“指导关”、“验收关”上狠下工夫,联合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对新建的居民小区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小区根据规模大小留置相应的场地安装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以便小区居民就近健身锻炼。对未按要求设置体育场地设施的小区,则上门进行督促、帮助、指导。汤山街道汤水雅居小区是由三个行政村的拆迁户合并新建小区,规划中并没有留置体育健身场地,区体育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局长许文林曾三次到现场,同小区的主管领导会商,最终达成共识,立即将该小区原来的停车场地改建为二片篮球场、一片网球场、一片门球场和拥有十几件体育健身器材的健身路径,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受到居住区群众的欢迎。
    三是逐步推进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江宁区现有199个村(社区),为了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区体育局多次深入村(社区)进行调研,对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出利用创建卫生城区整治环境这一契机,在废弃的荒地和填平臭水沟塘、清除卫生死角的基础上,修建农民体育健身场地的指导性建议,这种一举两得的科学合理建议很快得到村(社区)干部的理解、支持和采纳。很快,人们欣喜地看到,昔日的臭水沟塘、卫生死角如今变成了绿草如茵、花木葱茏且配有健身器材的体育小公园。
    四是逐步推进公园(绿地)的配套体育设施建设。《江宁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区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景观建设和改造,努力做到公园和有条件的绿地、广场建到哪里体育设施就延伸到哪里,形成全民健身休闲新景观。根据这一要求,区体育局和住建部门协同配合,逐步在已建的街区公园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在新建的公园(绿地)中融入体育元素,规划设计了健身步道,使城区居民切实感受到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他们带来的实惠。
    目前,经GPS定位统计,江宁全区已建成各类健身站点634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84个,社区文体活动中心191个,平均每个社区拥有三个以上的健身站点,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5个以上,由于有了这些体育健身场地,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全区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许国生  刘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