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武进“三边”工程 提升健康圈硬实力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体育系统紧紧围绕群众体育“三边”工程,充分发挥“10分钟体育健身圈”在体育公共服务的引领、示范作用,全力争当体育基本现代化的先行军,使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全面提升硬实力

    目前,全区基本建成“以区级大型全民健身中心为引领,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枢纽,村全民健身点为重点,自然村体育设施为基础,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的健身设施和经营性健身场馆(俱乐部)为补充”的五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全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框架初具雏形,中心城区52个社区被命名为常州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达标社区。
    2012年区体育局投入资金500万元,引导村、企事业单位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新(改、扩)建室内外体育健身场地93个,新增健身休闲面积达17万平方米。在全区建成近900个村健身场所的基础上,2012年又投入资金1500万元引导建设现代化镇级全民健身中心,年末,63所公办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60%以上。2013年,区体育部门将继续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年内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95%以上。

着力打造软环境

    全区进一步明确场地、设施、器材管理办法,形成建、管、用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团队管理、健身组织参与”的全民健身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武进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新成立分公司——武进体育场馆管理公司,开创了以“政府投入、企业运营、全民参与、有偿服务”为基本宗旨的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新模式。目前已在奔牛镇、南夏墅街道推行,下一步将扩大范围。
    此外,各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站,形成以“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镇(街道)社会体育指导站—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点”三级管理系统。各健身站点“人员、地点、时间、内容”实现“四固定”,全民健身工作呈现出“活动开展有组织,项目指导有方向,科学健身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积极探索新内涵

    首先是强化国民体质测试常态机制,区级组织开展免费测试不少于6000人;广泛开展科学健身知识普及工作,通过送健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在全区营造终身体育、科学健身的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依托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群众体育活动。2013年,将以举办第三届区运会暨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平台,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积极策划创意性群众健身系列活动,做实做强“一镇一品”、“一社区一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此外,依托太湖湾旅游区全国龙舟竞赛基地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依托春秋淹城旅游区、西太湖生态休闲区举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大力士比赛,依托江苏省武进曲棍球训练基地举办国内外曲棍球大赛,依托嬉戏谷旅游区中国电子竞技基地举办青少年电子竞技比赛,让武进的老百姓在家门口盛享体育文化大餐。

(余粮  刘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