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盼头 有干头 有看头——青海省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201410,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6,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回顾一年工作,我省体育产业稳步推进,发展势头良好。

有盼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青海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青海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青海省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措施之中。省体育局等部门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体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职能方案及任务分工》、《青海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具体措施。我省的《体育产业体系发展建设总体规划》、《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等方案措施也正在起草修订。

有干头:一是走出去,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各种博览会、展会,将环湖赛、黄河挑战赛、行走中华水塔国际徒步活动等品牌赛事和青海丝绸之路休闲带、环青海湖户外运动体育旅游圈等30多个体育产业项目进行大力宣传推广。二是引进来,编制并公开体育赛事、体育品牌招商目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赛事承办和体育产业设施投入中。利用宽松、良好的办赛环境吸引昆仑决等省外赛事品牌加盟联姻,催生昆仑英雄世界拳击邀请赛等本土品牌。三是沉下去,积极争取国家部委资金并按照比例配套我省资金,将其80%用于基层体育设施、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扶持一批体育产业示范点和经济实体。加强对基层单位和体育社团的专业人才培训,培养了一批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和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四是用起来,严格落实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盘活体育场馆资源,20142016年共争取、补贴资金1.1亿元用于全省30个大型体育场馆。发挥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撬动作用,对达玉部落、海南州号角体育旅游、龙羊湖体育休闲园、河南县蒙盛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等加以扶持。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建设,成立了省体育产业协会,全省50%以上的体育协会完成换届,并主动承担起体育赛事承办等社会任务。

有看头:体育产业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青海东部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区、环湖体育健身休闲区、三江源生态体育旅游区、柴达木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区功能逐步明显。以海晏县、共和县、湟中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主体的环青海湖(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正式获批,成为带动我省体育事业的又一龙头。海北州门源县岗什卡雪山被中国登山协会授予国家滑雪登山基地,玉树市被中国极限运动协会指定为国家高原漂流培训基地。西宁市被确定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体育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进体育供给侧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体育场馆空置率下降,群众健身场地的实际占有率提高,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进一步优化,体育运动会、学校体育课内容和方式创新发展,体育专业人才得到充分运用。体育产业实体逐步成长。多巴基地整体规划改造正在进行,并获准成为AAA级旅游景区,海北户外营地和自行车营地、循化波浪滩群众体育休闲培训基地、玉珠峰登山基地、岗什卡滑雪登山基地等产业群落良性发展。省体育发展总公司、彩虹部落、康乐山庄、达玉部落等经济实体规模、效益逐步扩大。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190万,体育消费人群数量增长,冰雪运动、户外徒步、自行车骑行、健身APP等新兴体育消费点发展迅速,体育彩票、体育运动服装、器材、健身卡销量平稳。积极推动体育+赛事+,以环湖赛为龙头的六大品牌赛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明显,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商贸、金融、信息、传媒等深度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