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育“放大招”:下一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也许是你家乡

  交汇点讯 说起特色小镇,你可能不会觉得陌生。从去年开始,全国上下都在掀起一场如火如荼的“小镇热”。根据规划,江苏也将在未来3-5年培育创建100个特色小镇。昨天下午,交汇点记者有幸与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进度,以及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陈刚给出了答案。
  体育产业发展与“钱”有关
  江苏作为首屈一指的体育大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在陈刚看来,这和江苏全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脱不了关系。“加上人口较多,体育产业水平基本在全国处在前三名的位置。从量上面来讲,2015年折算的体育产业GDP有818亿元,占整个GDP比重的1.17%,虽然这个比重不大,但江苏整个省的GDP的总量很大,因此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排在前面的。”
  陈刚提到,江苏的体育产业还具有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并不是只倚赖于制造业。“虽然也有在制造业方面很不错的企业,但是还没有形成像福建那样的很大的、上百亿的规模。体育涉及到的面很广,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贸易、体育竞赛表演、培训,再加上制造业等等。所以是发展比较均衡的一个产业体系,也比较全面。”
  为什么是“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江苏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冒出了很多新点子。其中不能不提的一个的就是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建设。
  在去年10月举办的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上,江苏首批八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宣布启动建设,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江阴市新桥镇、南京市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溧阳市上兴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昆山市锦溪镇在列。
  为什么会想到要打造一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陈刚的回答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国家前几年在推农村的城镇化改造,有不少地方在探索建小镇。像浙江做得很好的工作,我们也去学习过。城镇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人。而人的集聚,需要产业的支撑。对人的服务,特别是体育方面的服务,也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所以我们觉得,把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考虑。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我本人就是出生在一个江南的小镇,所以对小镇的文化、印象有很深的了解。小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在未来非常有前景的城市形态和生活居住的形态,所以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推动。”
  8大小镇的建设进度如何?
  江苏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很多地方也在向江苏进行着效仿和学习。对于目前这8个小镇的建设情况进展,陈刚给出了回应。
  陈刚表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江苏省体育局也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第一是自下而上的筛选,找一些适合朝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方向发展的小镇和载体。另一方面我们采用的是省地共建,就是小镇所在的县、区一级的政府和我们省体育局签订协议来进行共建。大的投入靠地方,省体育局给一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由省体育局来制定标准把关,通过两年左右的建设期以后,验收和认定。最后再给一些资金的奖励和补贴。”
  陈刚形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的启动是一个比较“轻”的动作,而不是一个很大的动作。因而启动得就比较快,反响也相当热烈。“第一批我们就选了8个小镇,有苏南的,也有苏北的。比如南京的汤山,本身就是一个温泉加旅游的小镇,它的体育资源也很丰富:慢行系统、赛事的引入,包括还有奥特莱斯这样的一些商业形态。还有江阴的新桥镇,它是一个以推广马文化、马术项目运动来展开建设的小镇。目前新桥关于马文化的展示和水平,在全世界都有着领先的地位。仪征的枣林湾,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就在离南京六合不远的地方,那里有运动休闲的生态公园和体育公园,也有很多体验项目,包括汽车的越野试驾,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说这些小镇有这样好的基础和愿望,发展就不是从零开始。我们也是“因势利导”,第一批就选了这8个。从目前情况来看,这8个小镇的政府还是在兑现他们当时的承诺,投入、规划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半年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首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享有哪些政策扶持?
  陈刚坦言,建设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光有硬件,没有软件,小镇的兴奋点不多,人气不旺,就还是活跃不起来。这其中,江苏省体育局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比如说他们建了体育公园,我们就帮忙把赛事引入。拿江阴的新桥来说,我们江苏的马术队就放在他们那,我们把赛事拿过去之后,在今年的全运会上也会给他们定拿牌的指标。另外,今年我们把国际沙排比赛放在了南京汤山,汤山会建一个很漂亮的沙排比赛场。到时候全世界会有20几个国家的沙滩排球队伍到这来比赛。这就在原有的旅游休闲的温泉风情小镇构造上的又增加了很多体育元素,这种注入可能比投一点钱更加重要。”
  特色小镇的建设有无评估标准?
  2016年,特色小镇开始在全国发酵。很多地方是一拥而上,实际上符合“特色”标准的小镇并不多见。陈刚表示,在筛选小镇的过程中,江苏省体育局也有自己的把控。
  “小镇有很多形态,有的是古镇,也有欧洲风情的小镇。首先是要有特色。如果说这个小镇没有特色,只是圈地、盖房子,这个就不是我们想要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陈刚表示,体育与小镇的结合点可以有很多不同。
  “前面提到的汤山就是典型的体育+旅游的模式。像淮安的施河,这个小镇原来就是做各种各样的教具,幼儿的体育用品,像滑车啊,人造草皮,他们就是以制造为主,但也能够通过制造服务周边的群众,包括昆山锦溪也有这样制造的企业在里面,这是体育+制造。还有南京浦口的老山,最近搞了个库珀有氧中心。他们提倡的有氧运动的内涵,和我们中国古代的养生有相通之处,这就是体育+养生。另外还有就是体育+赛事。比如足球小镇,苏宁也要建。据说,他们要建的足球场有六万人规模,比奥体还大,没有跑道在周边围绕的那种专业的足球赛场,观众也能更近距离地看到比赛的中心区。总而言之,目前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什么形态都有,但都不是千篇一律。我们有两年时间的建设期,估计后面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冒出一些新的模式,我也很期待。”
  据陈刚说,他自己也会经常去各个小镇实地考察和调研,甚至还会去体验一些当地的体育项目,这其中,仪征枣林湾的汽车公园,令他印象深刻。“那是一个汽车越野体验项目,在一种非常复杂的地貌地形里面,车子很破,路也不平,一会冲下去,一会再爬上来,还会涉水。可能年轻人会比较喜欢,很刺激。再比如南京浦口老山的水墨大埝,很多人也去过,就是一个自行车主题的公园,有各式各样的自行车的骑行活动,我们也计划把它列到下一批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里来。”
  未来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会是什么模样?
  说到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未来的模样,陈刚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陈刚说,“就像十三五规划里提到的那样,江苏到2025年体育产业的产出要达到7200亿,但我们有个附加的指标,体育服务业要到3600亿,要占到50%左右。到2020年,我们的总的产值是5000亿,我们的服务业占比要达到35%-36%左右。这些指标都是我们自己提出,没有人给我们附加。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培育旨在给我们广大健身群众增加一个载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希望通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以后,外地人到江苏来,苏南苏北13个设区市都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有体育特色的小镇去参与去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愿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