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落幕全运惠民不止步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已见成效

2017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市成功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此次全运会更加强调全运惠民,全民全运。具体表现在,除了赛事增设群众项目外,还有“全运惠民工程”的全面实施,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15分钟健身圈”的打造。

早在全运周期开始之初,“全运惠民工程”就已被提上日程。在2015年的“全运惠民工程”动员大会上就提到,到2018年,全市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和体育彩票社区(行政村)体育健身园,覆盖率将达到100%,人均场地面积将达到2.5平方米,初步建成“15分钟健身圈”。

而由于全运会的成功举办,“全运惠民工程”在天津的推进极为迅速。全运会期间,不少外地记者深刻感受了天津在“15分钟健身圈”打造上起到的示范作用。以富民公园为例,在全运会开始前就已经是天津市河东区群众健身的示范公园,而在全运会开始前,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健身热情,公园进行了改造。全新改造的富民体育公园普通跑道升级为智能化跑道,设有二维码,居民们用手机APP扫码就可以检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如跑步步数、消耗能量及其他自身运动情况等。公园还设置了两块休闲健身区域,安放了最新型号的16部健身器械。比如骑车机,不仅自带发电功能,还能在蹬车运动的同时,显示出骑行米数、消耗热量等数据,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智慧生活、科学健身的时代性,让市民群众在体育健身的同时享受美好的智能生活。

富民体育公园只是天津市惠民体育建设的一个缩影。对市民来说,这两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周围的健身场地多了,电视中运动健身类的节目越来越多,从自家到公共运动场所,真的用不了15 分钟了。而随着全运会的成功举办,市民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了。据天津市体育局群体处白戈瑞介绍,乘着举办全运会的东风,天津市深入实施了全运惠民工程,这两年来卓有成效。“打造 15分钟健身圈,增设老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开设市、区、街镇、社区四级的场地设施,进行网络建设。今年我们在侯台新建了体育设施,里面有10个项目的设施器材还有健身步道。另外还在水上公园打造了智能型的健身步道,为市民健身增加了新的阵地。另外在社区,从2015年开始,我们建设了2200个健身路径,这是老百姓身边切切实实的体育设施,另外还建设了100个笼式足球场、多功能健身场地,满足了群众开展足球活动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提升改造了蓟州区的山野基地,建设了20条登山步道,海河的划艇基地,为航空营地配建体育设施,这些运动休闲的体育设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健身热情,鼓励群众提高健身意识。”

此外,天津市体育局还在科学健身方面动了很多心思,下了不少工夫。“比如说连续多年的全民健身大讲堂,还有电视的体育健身栏目,科学健身一点通等,都开展了数百期。今年启动打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网络平台,每一个社体指导员的岗位,以及服务的群众都进行进一步网格化,电子网络平台化,让群众打通健身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上也有所加强。白戈瑞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创建了100个示范型的居民健身会和村民健身会,这是最基层的社区体育组织,近两年陆陆续续建设了1000个社区健身站,今年还有200个健身站即将创建完毕。此外我们还有给特殊人群创造了全民健身的条件,提供了资金,提供设施器材,进一步为我们健身的人群进行服务。”

虽然第十三届全运会已经圆满落幕了,但全民全运的精神没有落幕,天津市体育局推动全运惠民工程的步伐没有停止,历经了两年的努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已卓有成效。

(原文链接:http://www.tjtyj.gov.cn/index.php/Home/Index/content/cate/sjdt/id/22840.html)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