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半场,体育力量不容忽视

  “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健身”又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体育界人士备受鼓舞。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人大代表叶诗文坦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百姓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全社会都应积极响应。
  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今年也带去了关于全民健身的建议,在他看来,倡导全民健身更要倡导科学锻炼,这样运动才能更好地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较往年短了些,但依然提及了全民健身,身为体育人倍感振奋。”浙江省人大代表、马拉松运动员陈盆滨观看了开幕会的现场直播。在当下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的大背景下,作为全民健身的倡导者,陈盆滨也有不少心得体会,在他看来,科学运动,强健体魄是应对疫情的最佳措施。
  疫情期间,陈盆滨就通过多种途径录制、分享自己居家锻炼、跑步运动的视频,并加上自己专业、科学的讲解教授科学运动的方法。
  他建议:“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每个人都要保持运动习惯,并持之以恒。此外,运动科学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员要继续输出科学运动锻炼教学的内容,在社会上带起‘健身热’‘健康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对健康倍加珍惜,疫情防控下半场,预防和辅助治疗愈发重要,体育在这其中的力量不容忽视。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强调“全民健身”,既说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也反映出全民健身工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关部门要在这种特殊情景下,完善顶层设计,推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推广全民健身的举措。例如,鼓励全民体质监测行动与基层卫生服务站相结合,把“运动处方”开到百姓家门口,积极举办基层体育比赛、健身活动,让更多人真正地参与到全民健身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