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场馆全接入 宁波智慧体育服务生态圈实现提质升级

近日,由宁波市体育局打造的“体育宁波”智慧体育服务生态圈再次提质升级。7月起,宁波市本级及各区县(市)体育部门下属15家单位、27个公共体育场馆全部接入宁波市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宁波”,涵盖10个区县市及3个功能区,接入率达到100%。自此,宁波市民只需在“体育宁波”微信小程序上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实现全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实时订场购票、体育消费券领用、赛事培训报名、健身地图导览、体育组织查询、体育新闻获取等功能,真正实现了场馆预定“最多跑0次”以及市域范围“健身一码通”!

一、集约化建设助力平台快速拓展

为让智慧体育服务生态圈快速落地拓展,真正实现全域健身一码通,宁波市体育局在具体实施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整体规划加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集约化建设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市体育局以“一平台、一中心、多应用”为建设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明确了宁波体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架构,重点围绕宁波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宁波体育大数据中心、场馆智慧改造三方面工作,为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治理与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市局选取了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积极打造智慧场馆样板工程,形成信息化产品“需求-研发-试点-推广”的闭环管理体系,于今年上半年初见成效。经过疫情后近3个月的推广,迅速吸引了全市各级体育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已全面实现平台覆盖宁波全大市,为全市健身爱好者、体育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便利的健身服务。

宁波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架构

二、标准化服务提升场馆管理效能

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能有效促进体育公共服务由传统陈旧式服务模式向现代网络化服务模式转变,进而推动单一性事务类服务向综合性政务、事务类服务拓展,由纯粹的福利性服务向充满活力的市场运营性服务发展。

目前,宁波市27个公共体育场馆以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为标准,统一在线预定方式、统一支付渠道、统一线下核销模式,以统一模式、统一服务纳入宁波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了场馆服务标准化。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场馆提升管理效能,做到标准化运营,更提高了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据统计,自平台上线以来,用户互联网订场率超过70%,自助购票率超过50%,问询业务自助化服务率超过90%,场地服务人力成本下降50%,电子支付比例提升至80%以上,现金支付比例降低至10%以下,大大降低了运营人力成本,降低了现金管理风险,提升了场馆管理效能。

三、全域化数据支撑科学管理决策

宁波市体育局将通过建设宁波体育数据服务中心,汇集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化平台、停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客流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关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清洗和预处理后,通过数据模型输出数据结果,最终在数据大屏上以图形化可视界面展示,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数据归集的高效化,统一了数据归集口径,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使决策进入精准化阶段,各级管理层通过可视实时的过程数据,进行管理决策和优化。

宁波体育数据服务中心建设效果图

四、大数据增值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宁波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实现体育资源的全面统筹,从健身场馆、社区健身设施、体育公园等场地接入,到各类体育赛事、培训等活动接入,平台的资源统筹成为后期运营的坚实基础。通过搭建宁波体育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沉淀,并通过有效数据分析进一步指导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数据反映真实市场需求,为体育运动周边装备需求、专业健身指导培训服务、专业赛事组织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及数据支撑,进而带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接下来,宁波市体育局将继续深化数字体育、智慧场馆综合服务能力,以数据整合共享为立足点,盘活全市体育数据资产,积极采用5G等新技术,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积极构建“智慧场馆联盟”,树立“宁波标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