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身房,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经验”

  每天一块钱,普通群众在自家楼下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健身设施和指导,如今这样的健身房在全省开出了1015家分店。
  从2017年,社会力量办体育国家试点落户温州,温州市体育局等多部门下发《温州市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提出,完善居民区和社区全面健身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首创了“百姓健身房”品牌。
  百姓健身房如何从温州模式变成浙江样板?今年8月,温州《百姓健身房建设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将百姓健身房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百姓健身房怎么建、经费怎么出、后期怎么维护等问题都讲得很清楚,其他地区参照此标准,很容易建设推广。而《百姓健身房管理办法》《温州市百姓健身房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将百姓健身房建成后如何管理、如何运营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划。
  为确保百姓健身房服务范围,采取城市百姓健身房服务半径不大于1.5千米或服务常住人口不少于2000人、农村服务常住人口不少于1500人的标准进行统筹规划。城市百姓健身房选址优先选择位于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区域,农村百姓健身房则布局在文化礼堂、村委会等村民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
  百姓健身房建成后,并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场所,温州还在“运营”和“管理”上做足售后文章。以百姓健身房为平台,融合各方资源,开展体育技能培训进社区,甚至可以开展量身定制的体育教学配送服务。如何实现,依靠的则是大大小小的体育社团,以及遍及城市每个角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2019年,温州市体育局还从全市80多家体育社会组织中遴选出健身健美协会、排舞广场舞协会、体育舞蹈协会等6家协会进驻百姓健身房,免费提供1681节课程,惠及健身群众2.3万人次。
  此外,为了让全市3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精准对接健身群众,温州还为体育指导员和健身群众搭建了“云上桥梁”——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履职管理服务平台。平台1.0版本自2019年8月上线测试,短短4个月时间,有165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该平台上,累计为10641人次群众提供了5000多节公益课服务。
  价廉物美的“百姓健身房”,正是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带来的全民健身全新供给模式,同样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