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重庆特殊市情开辟群体新的途径

重庆市体育局 高进进
2005年2月3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下面我就重庆群众体育的一些情况向大会汇报。
    一、重庆市及体育的概况
    重庆地处西部,是一个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是由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1500多个小城镇组成的复合型城市。地域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60万人。直辖以来,虽然面临“100万三峡移民、366万农村贫困人口越温脱贫、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四大艰巨任务,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项事业进入了新的有序发展时期。
    重庆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同西部省区一样,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在3000多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4/5。重庆的经济总量较小,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2亿元,工农业经济之比为5∶1。重庆体育资源的存量很少,现财政安排支出的体育经费人均年仅1元多一点,约50%的区县体育部门只有人头费,而没有事业费;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量(2004年普查)0.51平方米,还不及1996年全国人均0.65平方米的水平;人均年体育消费12元,体育产业仅占全市GDP的0.1%。
    二、体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面对这样的市情、这样的体情,体育工作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就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坚持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经济的大潮中去。我们深刻认识到:重庆体育要靠政府的大投入来加快发展是不可行的,靠体育产业的积累来支撑也还有待时日。惟有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盘活存量,拉动增量,开辟政府倡导、多方互动、多元投入、多家受益的新途径。
    三、主要抓住四个结合
    (一)与三峡大移民相结合,建好雪炭工程,改变库区体育落后面貌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惟一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工程建设项目。三峡成库后,将淹没重庆16个区县826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整个库区淹没面积的4/5,其中有7座县城将整体搬迁或安置移民而新建。需动迁移民103万人,占库区移民总数的5/6。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市共有16个区县18.5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地、业余体校、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将永沉江底,直接经济损失(不含土地费)按原造价达1.53亿元。在体育场地迁建补偿上,由于政策缺位、制度不健全和无统计经费等原因,漏统、少报、缺项现象十分严重。如露天场地无补偿;室内体育设施只照一般房屋补偿,而未考虑体育设施超高、超宽和特殊建材等因素;淹没实物只按原面积、原功能、原造价补偿,库区体育设施重建面临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
    2001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从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治久安出发,决定从本级和有对口支援任务省市体育局的体彩公益金中安排4650万元资金,帮助重庆、湖北20个受淹区县的体育场地迁建。6月13日,伟民局长在云阳、志坚书记在万州天城为雪炭工程奠基剪彩,中国体育彩票雪炭工程正式实施。
    面对总局和全国体育系统的雪中送炭,市体育局迅速作出回应:一是成立雪炭工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局长和局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建立了由办公室、政法处、群体处、计财处、纪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由政法处负责日常工作;二是确立了工作指导思想,即“建一项工程(雪炭工程),出一条思路(投融资思路),树一块丰碑(老百姓的口碑),创一种精神(新时期的拼搏精神)”,把雪炭工程主动纳入了市政府目标管理;三是审核、汇总各区县的申报材料,主要审核当地政府是否无偿划拨土地,工程规模是否做到量力而行,配套资金的筹措方式是否可行,工程设计是否符合体育设施工艺规范,是否完成开工前期手续并公开招投标,是否聘请了专业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理等;四是制定了关于管理、拨款、责任、财务、审计、标牌等10多项制度,向银行申请了雪炭工程专账,与区县体育部门签订了工程建设责任书;五是坚持对工程的建设、管理进行督察,随时了解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争取区县党政对工程建设的支持;六是注重对雪炭工程重要意义的宣传。
    经过三年的努力,18项雪炭工程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开放。雪炭工程带动了方方面面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受援区县共新建了6座体育场、5座体育馆、1座游泳馆、6个游泳池和一批健身训练中心。建筑总面积52万平方米,是库区淹没损失的2.8倍;资金投入总量7.75亿元,是淹没损失的5倍;另通过移民补偿、合作开发等方式,新建事业用房和职工宿舍40万平方米,库区体育系统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雪炭工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彰显了全国体育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团队精神;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库区人民称雪炭工程是共产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二)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相结合,实施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
    2003年,我们提出在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及其支流沿线附近实施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的构想,主要基于这样的思考:十六大把全民健身体系列为大文化建设的五大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没有体育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是不和谐的小康,也是不可持续的小康,体育在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继雪炭工程之后,我们结合重庆市全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实施“蓝天碧水行动”,把重庆山多、水多、坡多、梯多、岸多的地形地貌加以利用,把健身理念融入到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去,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我们决定实施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在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及其支流附近植入体育的元素,进行综合开发,使两江的流水与四岸的健身交相辉映。这一举措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写进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列入了2004年、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重庆市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对工程实行了政府目标管理,被国家体育总局评选为“中国全民健身二十大著名景观工程”。
    两江四岸健身长廊是利用长江、嘉陵江重庆段及其支流修建的滨江防护堤工程,开辟出一定空间建设体育场地,安装健身器材。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点(社区、中心乡镇)、线(沿江滨江大道)、面(各类广场)、山(森林公园)相结合,分段建成总量10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万人的超大型、开敞式、服务大众的体育健身场地。健身项目的设置以群众喜爱、易于开展、危险性小、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为主,如健身路径、健身步道、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台球、健身操、轮滑、棋牌以及适合儿童锻炼的项目。工程布局由市里统一协调,各区县进行规划,资金由当地筹集。可通过财政拨款、体彩公益金留成、单位冠名、企业引资、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市体育局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和健身器材支持,建成后统一冠以全市名称加区县段名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管理、经营。经营既要体现体育的公益性质,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理,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坚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服务为主;坚持服务对象的大众性与多元性相结合,以面向普通老百姓和中低收入者服务为主。对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下岗职工实行特惠服务。服务方式有场地器材服务、体质测试服务、健身指导服务、群体竞赛服务、社团组织服务、观光休闲服务共六类。
    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全市全面发动、主城率先启动、着力打造精品等主要措施,并大力组织宣传活动。去年一年,全市有130项、260次群体活动冠以“两江四岸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共有30多万人次参加。市政府安排了120万元经费,对举办活动的区县进行了专项补助,扩大了工程的宣传。
    一年来,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建设进展顺利,条件成熟的区县相继开工,已经建成并开放的场地为25��38万平方米,进度超过了计划。在这些建成开放的场地上,群众健身活动各具特色。如以人民广场为代表的“天天健身舞”广场体育活动,市领导与群众同舞同乐,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倾听了群众的呼声;歌乐山体育森林公园的山林健身活动,每天达数千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群众体育呈现出新的气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与城市扩展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向社会推介国民健身示范小区
    重庆有4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年资金投入量500多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近三分之一。近几年,城市扩展的速度很快。在城市扩展的同时,体育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与经济形成了互动机制。我们从驱动开发商的利益入手,结合贯彻中央和市委两个8号文件精神,2003年开展了向社会推介国民健身示范小区评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把健身理念融入房地产开发,使开发商成为全民健身场地的投资主体,在增加健身场地的同时,提高楼盘卖点,实现体企共同发展。按照“三边工程”的基本构架,我们制定了15项指标,即3+15标准,具体为:身边的场地设施要达到8个项目以上,人均场地面积1平方米以上;其中健身路径、游泳池、健身房、儿童健身设施、健身广场为必备项目,另有3项自选项目;身边的组织要成立健身活动组织,每500人配备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举办1次以上体育活动骨干培训;身边的活动要每年举办1次小区运动会,健身场地保证向群众开放,全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身活动不少于12次(参加人数占小区常住人数的50%以上),每年组织30%以上的业主参加国民体质测试。示范小区的评选程序是:开发商自愿申报,社体中心初选,体育建筑专家评审,媒体开辟专栏向社会展示,市体育局核准授牌。对全面达标的小区,授予“重庆市国民健身示范小区”,并享有推荐参加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的资格;对建设尚未完工,但规划配置上达标的小区,授予“重庆市国民健身示范(规划达标)小区”证书。
    评选活动及标准在媒体上公开后,得到房地产商的积极响应。本着“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我们从几十个申报者中评选出4家为国民健身示范小区,另有7家为规划达标小区。所评选出来的示范小区,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如龙湖花园水晶郦城小区,兴建了面积为6.67万平方米的动步体育公园,人均健身场地达7平方米,总投资600多万元,设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儿童健身设施等;融侨半岛风临洲小区,与南开中学、人民小学(均为全市一流重点学校)合办中、小学,除健身会所供业主消费使用外,学校的体育设施田径场(2块)、体育馆(3层)、游泳池(2个)、室外篮球场(4块)、羽毛球场(4块)课余时间全部免费向业主开放,做到了体育场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解决了我们多年想开放学校场馆又无所为之的问题;大的楼盘年年都举办体育节,开展经常性的健身活动。对一些中小楼盘,帮助他们组织体育活动,如最近举办了由16家中小楼盘业主参加的足球比赛等等。    

(四)与厚重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把土家族摆手韵律操推向世界
    重庆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集中在渝东南边陲。这些县既是民族地区,又是山区,还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98万人,主要以土家族为主。摆手舞是土家人的传统民族舞蹈,主要由一些农业生产的动作配上山歌而成,在土家族聚居地区人人会跳。我们把贯彻“农村体育年”和“体育三下乡”活动融入一体,对现存的土家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并经过反复实践,创编出一套集摆手舞的基础动作、体操的节点、舞蹈的韵律于一体的土家族摆手韵律操。这套操的特点是徒手配乐跳操,动作简单,易懂易学易推广。配上土家族山歌《木叶情歌》,极富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这套操可以在田坝上几个人跳,也可以在广场上成千上万人一起跳,不需要经费投入,也不需要特殊的场地。摆手韵律操推开后,立即受到土家族农民群众的欢迎。每逢农闲或节假日,在当地县城及中心场镇的广场上,到处都是跳操的人群,场景热烈壮观。在此基础上,我们精选出一支参加第七届全国民运会的队伍赴宁夏参赛,获得表演项目一等奖,被评选为本届民运会12个精品项目之一,并被选拔推荐参加世界民族体育节。摆手韵律操已成为了农村、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的新品种,正迅速扩展,今年拟举行全市的摆手韵律操大赛。
    我们虽然在群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重庆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体育基础薄弱,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尚未形成,深浅层次都存在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前进的路上还面临很多困难,同兄弟省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还需要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关心和全国体育界的大力支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重庆市体育局向总局、向全国体育界的同行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谢谢大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