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唱响和谐全运主旋律


山东省体育局
2006年1月1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5年2月,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山东省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山东的信任和重托,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体育界对山东的信任和重托。在此,我受于学田局长的委托,代表山东省体育局向长期关心、支持山东体育事业发展的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总局机关各司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直属单位和各兄弟省区市体育局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汇报一下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初步设想和工作进展情况。
一、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一运会承办工作
申办十一运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十一运会承办工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2005年3月3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4月11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分别听取了省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对如何做好十一运会承办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强调,承办好十一运会,是加快山东体育强省建设步伐,促进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今后几年,要把承办十一运会作为推动全省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精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既要把十一运会办得精彩圆满,又要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建设。
2005年7月19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十一运会山东省筹委会。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同志任主任,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委员。筹委会下设办公室,副省长张昭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省体育局局长于学田同志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先期成立了综合协调部、场馆规划建设部、竞赛部、新闻宣传部、群众体育部等工作机构,并抽调部分专职人员,积极开展了工作。8月18日,十一运会山东省筹委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近期筹备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这标志着我省承办十一运会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10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山东省承办十一运会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省里设主会场,在17个市设分会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同志,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省和各市五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各部门、各大企业和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长韩寓群同志在会上对十一运会承办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要求全省上下把承办十一运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件大事,珍惜并抓住机遇,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各项承办工作,把十一运会办成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二、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运会作为全国体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紧接北京奥运会后一年举办,又适逢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意义重大。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承办工作全局,以“和谐全运、诚信全运”为总目标,以“新山东、新盛会”为主题,坚持“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全民动员、举省一致,党委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努力实现“场馆一流、组织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成绩一流”,把十一运会办成促进体育发展、展示山东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的体育盛会,为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努力争创“五个一流”,着力打造和谐全运。一是场馆一流。实行维修、改造和新建并举,为十一运会提供数量充足、符合标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为我国体育健儿充分展示竞技水平搭建最佳舞台。二是组织一流。组建高素质竞赛组织人才队伍,高标准、高质量地策划好承办工作整体方案和开幕式、闭幕式等大型活动方案,确保十一运会组织工作万无一失。三是环境一流。以山东半岛都市群、济南都市圈建设为龙头加快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结合“平安山东”、“文明山东”、“和谐山东”创建活动加强全省软环境建设,努力形成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和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四是服务一流。制定落实十一运会服务工作计划,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全方位做好接待、交通、信息、旅游等服务工作,为大会组委会和各代表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五是“成绩一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重中之重,全力做好备战工作,为国家体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抓奥运,促全运,在十一运会上争创优异成绩。省委、省政府强调,山东人民有着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诚信山东要办诚信全运。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突出“选拔优秀人才、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办赛宗旨,全力配合总局和组委会做好十一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为全国体育健儿在十一运会上争创佳绩创造最有利的比赛条件,营造最公正的竞赛环境,把十一运会办成一届高水平、高质量、团结、和谐的体育盛会。
(二)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发展。始终坚持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承办十一运会的过程,变为全民体育意识大增强、群众体育大发展的过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在十一运会举办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同时,继续把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大体育下乡进村的力度,推进亿万农民健身工程,力争在农村体育工作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实施“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即以济南市为中心,在济南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作为十一运会群体项目展示的主场;以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为一线,组成东部沿海城市群全民健身景观线;以泰安、济宁(曲阜)、临沂为一线,组成南部历史文化名城全民健身景观线;以东营、滨州、德州、聊城、菏泽为一线,组成沿黄地区全民健身景观线;在“一点三线”的主要城市和部分城镇乡村规划建设一批全民健身工程。对承办十一运会的各类场馆,既保证其比赛的功能作用,又充分考虑开展群体活动的需要,一并进行规划、建设。通过承办十一运会,在山东建立起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推动和谐体育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在十一运会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活动中,切实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赛后开发利用,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依靠市场办全运,加大全运会有形和无形资源开发力度,力争有新的突破;坚持节俭办全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避免奢侈浪费;坚持以人为本办全运,努力做到大投入不伤财、大建设不劳民、大活动不扰民、促发展施惠于民,把十一运会办成遵循科学发展、得到群众拥护、促进社会和谐的全运会。

三、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办赛思路和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举办和谐全运的目标,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心策划、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十一运会承办工作。
(一)建立“全民动员、举省一致”的十一运会办赛体制。总的原则是,举全省之力共同承办,让全省共享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以省会济南市为主办城市,以竞争申办方式择优选择协办城市。从去年3月开始,我们在全省组织了十一运会竞赛项目申办工作。全省17市都对承办十一运会比赛项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各市政府都递交了承办申请。我们按照突出主办城市、相对集中项目、发挥各地优势、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初步确定了42个竞赛项目、66个分项赛区的布局:济南拟安排24项,青岛8项,日照9项,泰安4项,烟台、淄博各3项,其他有关市15项;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拟安排在有条件的外省市;马拉松项目按规定在北京举行。以上项目布局待总局批准后,正式实施。
(二)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承办十一运会过程中,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机制和制度创新。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由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推进十一运会承办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研究制定十一运会承办工作总体计划和专项工作计划,列出筹备工作计划网络图,将任务逐一量化落实到单位、到部室、人头,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三是把科学考核、有效监督和严格奖惩有机统一起来,对承办工作完成情况、筹委会决策落实情况、承办工作中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及时督查,确保承办工作保质保量、稳步扎实推进。
(三)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办赛创收”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一是各级财政确保十一运会的基本投入。近几年,我省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5年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3300多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0多亿元,承办十一运会在财力上是有保证的。为发挥各市的积极性,省政府确定,省里负责省建比赛训练场馆的建设,济南市负责十一运会主场馆的建设,其他市负责所承办项目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动员社会各界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三是借鉴奥运会施行的赞助招商、特许经营、门票销售等营销手段,结合我省实际大力加强市场开发,积极开展其他商业资源开发,力争筹集更多的办赛资金。
(四)大力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的社会氛围。承办十一运会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事关全民参与的程度、市场开发的深度和承办工作的总体水平。我们将认真研究制定十一运会新闻宣传工作计划,大力开展“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主题教育,使各承办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十一运会筹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为大局争做贡献;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为承办工作出人出力、献计献策;社会各界和全省人民人人关心十一运、支持十一运、参与十一运,在全省形成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四、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场馆规划和建设方案
省委、省政府确定由副省长赵克志同志负责十一运会场馆规划建设,目前已进行了大量学习考察、策划论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参照十运会设项,十一运会拟设42个竞赛项目、357个小项,约需比赛场馆65个,配套训练场馆65个。目前我省达到比赛标准的比赛场馆有23个,需改造10个、新建32个场馆。训练场馆大部分需要改造和新建。初步安排,省里负责新建改造11个比赛场馆和14个训练场馆,济南市和其他市负责新建改造34个比赛场馆和51个训练场馆。
(一)关于省建场馆和山东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省建场馆包括射击、曲棍球、棒球、垒球4个项目的比赛场馆和8个训练场馆;按照有利于场馆的赛后开发利用、有利于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和促进山东体育发展的原则,将部分省建场馆与山东体育学院济南新校区一体规划,由省体育局、山东体育学院负责建设;建设用地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济南东部新城,工程占地1084亩,二期预留地240亩;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力争两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省体育局已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正在做征地和规划设计招标等工作。
(二)关于十一运会主会场建设。我省为承办十一运会,将规划建设济南体育中心,由济南市负责投资建设。工程计划用地1500亩,主要项目包括6万座体育场、1万座体育馆、4千座游泳跳水馆、4千座网球馆和2个1千座室外网球场、2万平方米的体育信息中心、8万平方米的配套建筑。总投资30亿元左右,计划2008年底竣工,2009年上半年完成整体验收。
(三)关于各市分赛区场馆建设。青岛奥帆赛基地、日照国际水上运动基地、烟台体育公园等都是近几年新建的,符合十一运会比赛要求;青岛大学体育馆、青岛颐中体育馆、烟台市游泳跳水馆及体育馆、滕州市奥体中心体育馆等已动工;济南章丘体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体育馆、聊城体育馆、德州体育馆、滨州体育馆、淄博体育场等已经立项,即将开工建设;潍坊市也已计划建设大型体育场和万人体育馆,作为十一运会主会场的预备场馆。

五、我省承办十一运会的工作进程安排
我省承办十一运会工作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筹委会办公室下设工作机构,采取从省直部门抽调一批、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聘请部分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的办法,组建工作班子;搞好建章立制,研究制定十一运会承办工作制度和组织模式;明确十一运会竞赛项目布局,与各市签订项目承办协议书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协议书;制定总体工作计划和各专项工作计划,列出筹备工作计划网络图;落实十一运会场馆建设任务。
第二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展开十一运会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人文环境建设;启动十一运会市场开发工作。
第三阶段:2009年1至10月。主要任务是,对全部场馆设施进行测试、调整、完善和试运行,使各方面的设施、设备和服务达到举办十一运会的要求,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举办十一运会是全国体育界共同关心的大事。谨请国家体育总局、各兄弟省区市多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省区市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筹办任务,圆满实现“和谐全运”的总目标。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春节愉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