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 完善全民健身科技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田野

201111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体育研究机构,承担着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性科技支撑的任务。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对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体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努力提高体育科技在解决运动实践关键问题上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备战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任务,为我国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在做好竞技体育科学研究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群众体育科学研究,以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主线,开展了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建立、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在群众体育科研服务全局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群众体育科学研究

建设体育强国,推动体育事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事业的中心任务。为尽快补齐群众体育这一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基础性短板,就必须加大力度做好群众体育的重点科研工作,为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了解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和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是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科研所承担了2007年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工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调查目标,优化工作方案,利用一年半的时间首次在全国31个省市区同步开展了覆盖面最广、调查人数最多的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从社会学和人口学角度,全面、客观地了解了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和态度,掌握了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状况。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国民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包括学生)达到28.2%。这些调查结果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群众体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国民体质监测是国家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统一确定的监测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对监测对象进行测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反映全国公民体质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所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国民体质监测研究方向。多年来,在体质研究方法学、体质研究社会学功效、国民体质发展变化规律、大众运动健身科学原理与指导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从200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9部委正式批准每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其监测数据纳入国家基础数据库体系中,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增强提供了科技支撑。此后,我们陆续完成了“国民体质综合指数研制”、“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国民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不同体质状况人群适宜运动处方”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使该系统成为包含组织系统、技术保障系统、抽样系统、监测指标系统、检测器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9个子系统的研究和工作体系。2005年第二次全国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国民体质整体水平比2000年有所提高。但国民体质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依然存在,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状况没有得到遏制。进一步分析数据表明,由于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体力活动时间减少和营养过剩或营养状况不合理是导致体质状况改善不明显或部分人群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定期开展全国范围的国民体质监测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科研和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特色。目前,2010年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收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监测结果将在2011年上半年公布。由于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在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写明了国家定期开展公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并将这两项结果作为修订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国务院即将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中,也将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现状的主要指标作为未来5年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加以提出,凸显了群众体育未来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为群众体育科研工作者增添了信心。

二、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科技成果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直观的诠释。围绕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的科学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将运动健身的知识惠及全体人民。在多年的群众体育科研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迫切需要科学的健身知识、有效的健身手段和具体的健身指导。为此,我们经过科学设计、系统研究,研制了国家国民体质检测车,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特征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与运动健身指导系统。几年来,国家国民体质检测车已行程近10万公里,为10万余名群众进行了体质测定、身体评价与健身指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国家国民体质检测车的影响下,各省(区、市)乃至一些有条件的地级市也配备了体质检测车。这些检测车常年在运动健身广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大众百姓提供运动健身指导与服务,成为活跃在大众百姓身边的“流动运动健身指导站”。

2009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科研所承担了“科学健身,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活动的任务。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指导下,在相关省市区的通力合作下,于2009年、2010年分别在北京、内蒙古、江苏、浙江、四川等12省(区、市)的20余个城市进行了“运动健身科学指导活动”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突出科学健身理念,向广大人民群众推荐展示科学运动健身方法、发放运动健身手册、宣传科普健身知识,受益群众达到10万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科研所自2008年以来连续3年承担了国家体育总局的“科学健身校园行”任务,每年分别在全国10个城市、100所学校开展“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促进了全国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走向阳光、走进运动场。

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了国民体质监测信息网络、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青少年俱乐部管理系统等网络管理平台,直接服务于全民健身领域中的各项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00个城市的65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注册登记、统计查询,有效地发挥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公共服务职能,督促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广大群众提供运动健身服务,实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科研所已经形成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国民体质监测——运动健身指导——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民体质的群众体育研究模式和工作流程,在引领群众体育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体育是人民的事业。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群众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基,做好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对于发展群众体育,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继续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2011年的体育科技工作中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

以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国民体质监测的宝贵数据,认真总结10年来我国国民体质的变化规律,分析国民体质的变化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方式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影响我国国民体质变化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国民体质的研究工作,提出并推广增强人民体质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指导大众百姓的体育锻炼,不断提升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努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加快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的建设

根据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国民体质监测的工作基础,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区、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力争将现有功能单一的国民体质检测站点扩展为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使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有机结合,保证体质监测与运动健身指导工作切实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有效服务。

(三)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认真总结我国已有的群众体育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内外各方面专家的作用,编写大众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丛书,在2011年完成第一批、10本以上的运动健身科学指导书的出版工作。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深入到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运动健身指导活动,使体育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广大群众的运动健身活动。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群体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加强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研究,组织力量,突出重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发挥体育科技工作在增强人民体质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