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突破创新是提高落后项目竞技水平的不竭动力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李桦

20111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又一次给了我们游泳落后基础大项与大家深入交流、抛砖引玉的机会。这既是对我们落后项目取得一点进步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扎实做好伦敦后续备战工作的一次鞭策和要求,深感压力重大、责任更重大。下面,我代表游泳中心就转变思想观念,创新训练理念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汇报。

游泳项目作为落后体能类基础大项,如何向国内外优势项目学习,加快自身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直是游泳中心近两个周期以来的重点工作。在历经2000年悉尼颗粒无收、2004年雅典1金挽回容颜,再到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全面失利的震痛,中国游泳一直在艰难与困苦中积极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在这期间,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多次听取游泳项目的汇报,帮助我们查找症结,缕清思路,出谋划策,并做出重要指示,使游泳逐步走向正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世锦赛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成绩。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认为,这里有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游泳的关怀和期盼,有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屋建瓴和战略决策,有相关司局、兄弟单位及省市体育局的鼎力支持与配合,有兄弟项目中心优势项目的引领,有多家科医所和院校的有力保障,更有中国游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国家游泳队在逆境中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训练理念是运动成绩稳步提高并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

一、转变思想观念,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责任和义务,坚定游泳要为体育强国作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在“9.29”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国家体育总局领导随即做出加快集体球类项目和基础大项田径、游泳突破的战略部署,并对游泳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多次做过重要指示。盛世需创伟业,体育强国召唤游泳项目的突破。作为国人关注的游泳基础大项,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体育强国战略作出贡献,是我们新周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游泳项目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信心在本领域取得突破乃至重大突破,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我国游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在伦敦奥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既是压力和挑战,更是使命和光荣。

中心班子在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战略部署时,一致认为,游泳项目要摆脱落后、实现突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超常规发展之路。为此,中心于2009年决定召开以“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主题的全国游泳项目战略发展研讨会,先后就构建游泳强国的标志;制约中国游泳长期落后的根源;中国游泳突破的可行性、途径、办法和措施;构建“大国家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国家队团队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国游泳铁军等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通过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全国游泳界一致认为中国游泳已具备了突破的氛围和条件,国家游泳队更加坚定了为体育强国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一定要以舍我其谁的霸气和精神肩负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二、构建游泳“大国家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早在2008年奥运周期,国家体育总局领导针对国家队组建与管理问题做出指示,要把国家游泳队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即聚集最高的思想、意志、精神和智慧的国家队。建立“大国家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核心就是举国体制。内涵包括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与游泳运动有关的人才、智力、信息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复合型团队运作形成标准模式。“大国家队”并非指规模上的扩张,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格局上做出相应转变。立足于训练创新思维,不断推进训练工作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

“大国家队”理念倡导一切工作要统筹安排、主动服务于奥运会这一最高目标,体现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明确的是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都是奥运备战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国家队”理念倡导彻底打破省市界限,优化资源配置,体现的是国家整体布局、集体攻关、勇攀奥运高峰的思想,摒弃的是各自为战的小作坊生产方式。

“大国家队”理念倡导“奥运之年非一年之功,奥运之冠非一人之力”的训练管理思想。“奥运之年非一年之功”体现的是游泳作为体能类项目的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奥运之冠非一人之力”强调的是国家、集体、团队是奥运争金的核心动力。

三、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率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落后项目来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畏首畏尾的传统做法和思维定势难有出头之日,唯有打破常规、求新求变、形成观念碰撞,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2007年,中国游泳在墨尔本世锦赛全面失利,仅获得11铜。在中国游泳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刘鹏局长对游泳项目如何突破创新做出了四条重要指示:第一,要突出重点、划小核算单位,集中力量搞突破;第二,要请高水平外教,帮助我们提高训练水平;第三,要创造条件送重点运动员到游泳强国训练;第四,要压缩队伍规模,精兵备战。实践证明,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游泳项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重大突破,为中国游泳解放思想、走向世界开辟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一)全面“走出去、请进来”,不断丰富其内涵

游泳项目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必须坚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加大外训的力度。近3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不动摇,不断总结、提炼、拓展、丰富“走出去,请进来”,并对此有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对如何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实现体育强国梦想有了切实的认识。2010年以来,我们组织中心领导及有关人员赴澳洲就高水平游泳运动训练、澳洲优秀教练员指导优秀运动员训练情况等专题进行观摩调研;先后派出6个重点训练组赴美、澳、英训练;选派优秀教练员参加澳洲教练员年会,学习管理经验和先进训练理念;聘请3名外教担任国家队的教练和顾问;邀请外国知名教练到国家队做技术指导。同时,制定并规范了外训和聘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指导训练的有关措施和政策。

(二)拓宽了“走出去、请进来”渠道和方式,加强外训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实现外训的有序化和集成化

通过不断总结外训经验,国家游泳队提出了“走出去”要明确去练什么,“请进来”要明确来干什么。根据国家队各组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我们采取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外训方式。在经费方面,采取了中心、地方等多方资助的形式;在外训方式方面,采取了以一个俱乐部为基地持续训练,结合其他俱乐部特点进行半流动训练,不同训练阶段到不同俱乐部训练的多种训练方式。

(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收获了“三提高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既训练了运动员,也培养了教练员,同时也扩大了管理者的视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能够站在世界高度去看待中国游泳现状及未来发展;教练员执教理念、敬业精神、知识更新、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对国外教练提倡的强度决定论、积极恢复论、良好竞技状态再现的科训过程等先进训练理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运动员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渴望出成绩的自觉性得到提高,自觉训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理念大大增强。外训条件的艰辛,也使运动员更加认识到国内训练条件的优越性,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四)创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率

在“走出去,请进来”过程中,大力提倡教练员和运动员要解放思想,加强创新意识。通过外训实践、专家讲课、定期组织教练员研讨会等,继续深入查找过去我们在训练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大胆否定自我,加快游泳项目训练理念更新、创新的步伐,促进训练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倡导个性化的训练理念。国家队现有近20名来自各个省市最优秀的教练员,既有经验丰富、执教多年的老教练员,也有刚进入国家队的年轻教练员;既有南方教练员,也有北方教练员。每个人的训练特点、特长都不一样,所带的主项泳姿也有差别,对国外训练方法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围绕训练理念与方法手段,鼓励教练员要深化对项目规律的理解,并针对运动员各自特点和条件,实行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鼓励大家多思考、多交流、多探讨,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大赛实践证明,这种倡导个性化的训练理念切实促进了国家队运动成绩的整体提高。

2.突出有效强度的训练。通过外训,大家最深的体会就是对专项强度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转变,即更加注重训练的有效强度。所谓有效强度,一是指强度方向与专项要求是一致的,二是指不同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采用的训练手段与强度是合理的。以往我们有自己的高强度极限,从不敢逾越,担心队员承受不了。通过外训,我们发现外教的强度比我们高很多,但队员还是顶下来了,成绩也取得了突破。通过实践大家认识到,如果训练专项强度上不去,成绩突破也就无从谈起。反思过去,我们对强度的理解过于保守,强度设计与队员能力的潜在所需存在偏差。通过与外教的学习与交流,大家对游泳项目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与强度也更加符合本项目的实际,针对性更强。此外,由于训练对象和水平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训练手段与方法也需要及时调整。准确把握训练方法手段与有效强度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3.坚持系统高质量的有氧与有效强度训练。游泳是以技术为支撑,强调速度耐力的体能类周期性项目。在训练实践中,大家认识到,坚持多年系统的、高质量的有氧训练,并与有效强度训练有机结合,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女子项目看,刘子歌等高水平运动员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赵菁此次在亚运会上的突破,与前期在澳洲进行了5周高质量有氧和有效强度训练密切相关。从男子项目看,由于重视了系统高质量有氧训练和有效强度训练的结合,运动成绩已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除张琳、孙扬外,我们在男子4×200自由泳接力项目上已有了8名左右的较高水平运动员,整体实力有较大提升。亚运会上创造的列2010年世界第三位的好成绩就是对坚持系统高质量有氧和有效强度训练的很好说明。

4.积极性恢复训练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对恢复性训练的误区在于将训练与恢复脱节,往往是训练后安排一些恢复内容,而且一般都是由科医人员负责,教练员只管练,对恢复性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通过外训我们发现,国外训练条件非常简单,训练后什么恢复措施都没有,但是人家照练不误。仔细观察发现,外教已将恢复性训练安排到一堂训练课的主要内容之中。而且恢复性训练都有强度的要求,也是要计时完成的。尽管我们原来在理论上都知道,但却没有认真思考和实践。通过外训,大家才深刻认识到恢复性训练的重要性。简单讲,就是要在训练课之中解决好恢复性训练的问题。

5.将技术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游泳界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还是重能力的争议。国家队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训练风格。通过外训的不断交流,随着训练理念的逐步转换,大家认识到,游泳是一项非常注重技术的项目。没有好的技术,能力也表现不出来;没有好的技术,就无法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因此,在国家队目前的训练中,技术训练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加强了技术学习和交流,不断请国外教练来华进行技术教学,请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分析与研讨等。通过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对技术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6.对周期训练理论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前几年兴起的小周期训练模式等理论,对原有周期训练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也使大家认识到合理安排好训练与比赛的关系,可以使优秀运动员长期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通过认真总结近几年训练的得与失,我们认为,游泳属于体能类周期性项目,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应紧紧围绕奥运4年大周期来进行,运动员训练节奏安排应该有张有弛、张弛有度;竞技状态应该有高有低,竞技水平应该呈波浪式和螺旋式向前发展。如果竞技状态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不一定是好的信号。所以,国家队明确提出了奥运周期调整年的概念,主动给优秀运动员在全运会后一年减压,减少比赛和训练的压力,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进行积极的恢复性调整,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备战奥运会。

7.坚持高原训练。高原训练是提高体能类周期性运动项目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游泳队已坚持多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体看,我们对高原训练的有效把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高原训练方法手段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2010年为备战亚运会,国家游泳队高原训练人数达90人次之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我们各组高原训练的次数增多,我们对高原训练规律及方法手段的研究与探索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国家游泳队多次作过指示:“游泳是体能项目,必须在高原训练中探讨和寻找出路”。所以,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坚持走高原训练的路子,继续研究和探讨高原训练规律,努力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

四、加强国家队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国游泳铁军,为突破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加强国家队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建设,努力创造团结和谐、公平竞争的备战氛围,是打造中国游泳铁军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练员和运动员是国家队的核心,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练员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我们认为,教练员、运动员在赛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运动成绩,更是一种思想境界。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思想素质、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在训练参赛组织管理上要注重创造团结和谐、公平竞争的备战氛围。我们认为,和谐也是一种生产力。实践证明,从2009年的世锦赛到2010年的亚运会,赛后许多教练员、运动员的最大感受就是:目前国家队的团队精神、和谐备战氛围与凝聚力是他们创造优异成绩的最大动力。因此,我们正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凝聚、兼容、协同、竞争、个性、创新、礼仪、制度等团队主流文化方面形成一定积淀,达到较高层次,形成鲜明的队风和信仰。

根据伦敦奥运周期的任务和目标,国家游泳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全力打造一支具有全新团队精神、团队文化,能打硬仗、恶仗、胜仗的铁军。这支铁军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报国胸怀,共同的价值取向,高超的技战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严明的组织纪律,默契的团队精神。能够在关键时刻、复杂条件下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并能将这种优良作风传承下来、延续下去。

五、突出重点,优化重点项目攻关组配置,为突破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训科医保障平台

一是突出重点项目攻关,成立了6个攻关小组。加强重点队员的保障团队建设,按要素健全攻关组人员的合理配置。同时,建立并加强攻关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平台,解决好训练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在资金、器材、装备、外训、参赛等方面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队员的倾斜,把最好的运动员交给最合适的教练员带;三是强化管理。加强了相关部室功能建设,健全了国家队队委会领导班子。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眼睛向下看,围着项目转”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明确“看”就是“看需求”,“转”就是“转服务”。增强大局观和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急队伍所急,想队伍所想,为备战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充分利用举国体制优势,发动专家学者、理论科技专业人员献计献策。与有关省市体育局领导联合开展调研工作。目前,国家队已建立起与地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联动的协作机制。五是加强科研保障力度和水平。运动训练的科研保障,由一般性保障转化为高度个性化保障,讲究保障效率和效果。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单位的支持下,科研保障设备得到补充和完善。

六、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为突破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梯队保障

从前两个周期的备战工作看,抓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对北京奥运会获奖牌运动员的统计,我们发现新人约占了半数,体现出游泳项目奥运周期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说明重视并加强新人培养对于奥运会备战十分重要。为此,国家游泳队于200810月即开始组织了二线队伍大集训,目前已进行了6次集训,其数量和规模都是空前的。加强二线队伍大集训,实质上也是“大国家队”思路和理念的延伸。二线集训不仅是运动员的集训,也是年轻教练员的集训,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训练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二线队伍集训及今后常设队伍的建设,并与国家队一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二线衔接通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国家队内部动态竞争机制。对于新周期备战人才储备和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通过二线集训和选拔,部分优秀的年轻选手已经补充到一线队伍,并在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七、加强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工作

反兴奋剂工作一直是中国游泳最为重要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倍珍惜我们取得的成果和荣誉,绝不能让任何瑕疵玷污我们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因此,国家游泳队一直把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问题作为参赛的第一要务,把反兴奋剂作为每个参赛人员的生死线,达成了谁出兴奋剂谁就是中国游泳历史罪人的共识。

为了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国家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一是高度重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反兴奋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管理规定;二是关口前移,加强监督检查,科医组每周对队员的各项指标进行日常监测;三是制造声势,保持高压态势,每年都召开界内的反兴奋剂大会;四是组织国家队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兴奋剂的相关规定和知识,邀请科教司和反兴奋剂中心的领导、专家介绍反兴奋剂的最新动态和需要注意的细节等,密切与反兴奋剂中心的合作;五是中心与教练员、运动员签订反兴奋剂保证书;六是严格制度执行力,对运动员异地训练、请假外出等严明了纪律;七是借国家体育总局“赛风赛纪反兴奋剂专项治理活动”东风,认真开展治理活动。


各位领导、同志们,游泳项目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在全国各省市及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运动成绩逐步提高,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冷静地对中国游泳走过的艰辛坎坷历程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奥运标准来衡量,我们与兄弟项目中心优势项目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管理层面、训练层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与国外相比,我们在整体实力上与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等世界游泳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是一个落后的基础大项。目前,世界游泳强国都非常重视伦敦奥运备战,欧美一些国家近两年成绩进步也非常迅猛,加之伦敦又是本土作战。因此,我们在伦敦奥运会上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游泳项目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并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新的突破,仍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扎实做好后续各项备战工作。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游泳、关心游泳的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