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259号(医疗体育类341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现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三级训练体系”的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从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所取得优异成绩分析,现阶段各级各类体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长远,改革、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方面工作情况。

        (一)制定了《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为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于2014年底颁布实施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规划涵盖共计47个分项(夏季34个、冬季13个)的2014--2024年10年后备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内容涵盖:发展现状与形势、发展思路、任务目标、保障措施四大部分,12个子项。《规划》编制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长远,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基础性和可持续性;研究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形势,发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和市场机制作用,统筹谋略规划;实施项目合理布局,强化各奥运项目人才梯队建设,调动积极因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项目人口,提高质量效益。《规划》的实施,将着力于发展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科学衔接、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各年龄段竞赛体系,鼓励和引导区域性竞赛活动;制定、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机制,给予经费支持等方面。《规划》的实施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狠抓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落实,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运动员素质提升。该文件下发以来,国务院、体育总局领导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刘延东同志于2012年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刘鹏局长亲自部署落实各项工作。一是召开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二是积极协调教育部,将运动文化教育列入教育督导,并开展联合督导检查。三是结合全民健身督导检查,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四是结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和中期检查,对没有落实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行重点督导。五是结合体校各类培训,大力宣讲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六是实施全国青少年比赛赛前运动员文化课测试。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各级体校、基层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在不断改进。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青少年训练队伍素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注重技能、突出实效”的原则,采取综合、单项、专题培训、境外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管理、科研人员8200余人次;组织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赴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研修班,培训人员百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交流,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二、今后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转变管理理念,推进依法行政。现代社会治理是一种多元、有机、和谐的整体治理结构,主张从政府单一管理方式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俱乐部协同的治理方式转变。作为青少年训练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门,我们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从规划、指导、服务层面去部署和推进青少年训练工作。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管办分离,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监督,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根据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我们计划今后进一步加大青少年训练理论研究,构建青少年训练理论体系,梳理治理环节,逐步健全完善青少年训练各项法规、制度。  

        (二)狠抓《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的贯彻落实。配合《规划》的颁布,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实施《规划》的通知,在通知中对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各省区市体育局落实《规划》的战略目标、发展任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实施《规划》,进一步整合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各项目制定了《2016-2018年度执行计划任务书》,体育总局成立了《规划》实施评估专家组,正在制定《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标准,对各项目《规划》实施的情况,活动开展的情况,后备人才提升变化的情况,每年分阶段都将对各奥运项目中心实施规划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扎扎实实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三)大力推进“体教结合”。首先,通过体教结合,抓好体校学生文化教育,我们将依法对体校学生开展义务教育,推进各级各类体校文化教育纳入教育部门管理。第二,通过体教结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加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实施学生校外锻炼计划,要培养学生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我们目前已制定《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草案)》,与教育部门初步进行了沟通协商,初步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将从学生技能的培养,编制学生体育课《教学训练大纲》,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老师培训,抓好项目布局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扩大青少年初级训练基础。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青少年训练的积极性,提高青少年训练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我们下一步要制定一些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个人投资参与青少年训练,并加强对各级各类青少年训练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政策扶持。

    (五)常抓不懈,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运动员文化教育关乎运动员全面发展和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常抓不懈。首先,抓好国青、国少队集训基地的文化教育工作,配足配好教学设施设备,优化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优秀运动队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的示范作用。第二,将继续在省级以上青少年比赛中推行运动员文化水平测试工作。第三,将积极推动与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新机制。第四,重点解决好省级专业队和省、市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附设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资质问题,扎实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

    (六)改革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益。青少年训练工作涉及面广,全国有三十多万青少年运动员、二万多名教练员,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我们下一步将改变培训形式,与北体大教练员学院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的平台作用,调动省市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开展分级、分类、分批、多形式地开展基层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您在提案中树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完善系统、打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专业团队等合理建议,我们将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开展予以进一步落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