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05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强推动体育科技建设体育强国的几点建议》收悉。体育总局高度重视您的建议,会同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第1条“清晰界定体育产业的范围、内容”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统计局令第26号)对体育产业的边界、范围和内容进行了界定: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体育产品(货物和服务)和体育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分类范围包括: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3与贸易代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11个大类。这一界定和分类,是在2008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的要求和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由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经过反复研究、多次完善后正式发布的,对开展体育产业研究、制定产业政策和执行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后,体育总局将会同国家统计局适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体育产业发展。

  二、关于建议第2条“投入更多资源完善体育科技生态系统、加强推动体育科技发展”

  体育总局会同科技部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科体协同”机制,推动体育科技发展。2018年12月,体育总局和科技部共同签署“科体协同”合作协议,统筹协调推进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把依靠科技创新放在建设体育强国部署的重要位置,在体育领域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例如围绕冰雪运动装备研发、冰雪运动装备公共检测平台、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等部署5个项目,实现冰雪运动装备自主研发。二是推进科研系统建设,提升体育科技水平。截至目前,体育总局已在各省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体育科研所中,陆续布局45个重点实验室,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科技研究保障体系。同时体育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运动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营养保障、体能康复训练、赛前心理调控服务、赛前竞技状态调控、动作技术分析等科研测试工作,打造智慧化比赛训练场地。三是科技助力奥运,做好奥运备战保障工作。包括组建备战奥运会国家队复合型科医团队和专家团队,承担科技助力和医疗保障工作,积极对接和引用高科技技术、风洞实验和炭纤维新材料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国家队科研和训练中推动大数据建设。下一步,体育总局、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资源,加大省市级科研机构对体育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快体育装备、训练器材和科研仪器的更新迭代,将“加强基于多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合作的体育科技创新”“建立智能化健身指导服务系统与科学运动训练平台”“研发智能化体育产品等体育科技创新工作”等,列入“十四五”智慧社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进行系统设计和重点部署,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三、关于建议第3条“加强体育普及化,从小做起,将体育创新科技率先融入学校体育课”

  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合理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利用现有渠道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二是提高学校体育信息化水平。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教育全过程,大力推进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再教学、管理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居家体育课程学习,实现疫情防控期间“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三是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已建成2.7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500所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650所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和近1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四是丰富青少年科技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总局与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19年吸引了全国近500名青少年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国际代表参加科技实践比赛、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同时,体育总局积极引导相关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和社会组织开展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无线电测向等体育科技主题青少年夏令营;指导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成立青少年科技体育分会,推动无人机、机器人、编程、VR体育、航模海模车模等科技体育项目的开展,为青少年参与科技体育创造更多机会。

  四、关于建议第4条“借助社会资本建立体育产业生态”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优化场馆等资源配置,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几年来,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良好营商环境,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开放、资金支持、项目带动、金融对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例如整合优质体育资源、招募社会资本成立省级混合所有制体育产业集团,设立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体育产业等,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良好局面。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为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创造更优质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五、关于建议第5条“顶尖运动员通过市场化衍生产业链,带动内需”

  2020年1月,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印发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暂行办法》,为退役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和精准的创业扶持,鼓励、引导退役运动员发挥体育特长在体育产业领域就业创业。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发挥市场作用,扩大基金规模,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促进互利共赢,更好地惠及运动员就业创业。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