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自我革命精神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以系统改革为方法论,以价值坚守为落脚点。要体现“发现问题—剖析根源—彻底革新”的实践逻辑。自我革命绝不仅是解决现象和表面问题,更要触及思想动机、灵魂深处,打破制度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从根上、本质上解决问题。
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我革命在逻辑上是高度契合的。中央八项规定聚焦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公务接待等具体要求,旨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其本质是通过制度约束推动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透明。而自我革命精神强调刀刃向内、自我监督,与中央八项规定对作风建设的要求高度一致。如果说八项规定是“行为规范”,自我革命就是“精神内核”。二者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都是为了密切党群联系,都是为了实现长期执政。
体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方位迫切需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勇创佳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8.5%;体育产业总规模跃升至3.67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这“四个重要”,深刻阐明了体育的多元价值和功能,深刻阐明了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体育事关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形象。
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印发,明确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意志、人民意愿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但留给我们仅有10年时间。目前,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竞技体育仍有短板。“三大球”等集体项目长期落后,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竞争力不足,职业化改革进展缓慢,部分项目存在“假赌黑”等乱象。二是全民健身发展不均衡。城乡、区域体育资源差距显著,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低,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传承、国际化推广难题。三是体制机制存在障碍。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短板突出,放管服的内涵和外延扩张问题;体育协会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跨部门协调困难,如青少年体育管理涉及体育、教育等多个部门,常因职责交叉导致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表面是发展问题,深层是作风问题、体制问题、观念问题、思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通过作风建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体育事业的自我革命,本质是通过作风建设促进行业治理现代化。体育系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组织学习,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警示筑牢思想根基;聚焦赛事泛滥、资源浪费、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精简赛事、规范经费、公开选拔流程;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带动风气转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体育工作回归“为民服务”本源。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重点领域制度,如制定赛事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办法、运动员选拔办法等,明确全流程标准;厘清机关、事业单位与协会职责,解决职能交叉问题,推动协会规范化;建立制度执行清单,强化督查问责,确保制度刚性。通过完善关键领域制度,堵住漏洞,确保公平公正。
三是织密监督网络。构建党内监督(专项督查重大赛事、资金)、群众监督(开通监督热线平台)、媒体监督(曝光典型案例)的立体体系;对违规问题精准执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深化以案促改,堵塞制度漏洞。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协会实体化改革,破解职能交叉等难题;推动体育协会实体化、竞技体育职业化,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总结推广“苏超”“村超”“村BA”等特色赛事经验,规范“体育+”融合发展;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创新,保护干事热情,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百年风雨中屹立不倒,根本在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勇气。中国体育事业从“东亚病夫”到奥运赛场摘金夺银,从群众体育蹒跚起步到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靠的也是一股子革故鼎新、奋勇争先的精神。当前体育发展是向改革管理提出挑战的阶段,如何适应发展,如何迎接挑战,如何面向未来,更需要我们敢于直面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检视自身不足;勇于突破陈规,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坚持守正创新,在革故鼎新中实现自我超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正是当下我们破解体育发展难题、迈向体育强国的“金钥匙”。
正如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体育领域的自我革命也需从具体问题切入,以点带面实现系统提升。要聚焦关键领域,采取突破举措。包括:深化体教融合,打破部门壁垒,扩大人才基数,破解后备人才短缺问题。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强化科学健身指导,重塑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梯队培养体系;恶补“三大球”等短板,推进职业化改革;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建设运动表现分析中心,科技赋能训练提升国际竞争力。从政策上发力宏观发展体育产业,支持企业研发高端装备,打造自主品牌;培育电竞、户外体育等新业态,建设特色训练基地;通过产业基金、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加强体育文化与对外交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火起来”“走出去”;培养输送国际组织官员和裁判人员,提升全球体育治理话语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确保改革不偏向、不走样。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任务”。必须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推动体育系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协会、运动队党建工作,必须让党建与训练紧密生动结合,成为激发斗志、凝聚团结的精神力量。必须树立“凭实绩用干部”导向,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调整,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体育铁军。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场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解顽疾,以与时俱进的智慧和久久为功的定力,守正创新才能破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育强国不是跟跑陪跑,而是要领跑世界体育,是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体育强国的建设,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一切障碍,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体育力量!(作者系体育总局办公厅主任、党支部书记 徐翔鸿)(转自8月19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