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湖北柔力球背后神秘的博士“天团”

柔力球运动首次站上全运会大舞台,我省参赛选手就在全部6项竞技中,取得5项晋级的不俗战绩。特别是在竞技类的网式比赛中,我省男单、女单均力克东道主选手,顺利晋级决赛。

优异成绩的取得,除了运动员本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勇拼搏外,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背后竟隐藏着一支博士级的助力团。正是有这样一支神秘的教练团队在幕后孜孜不倦、默默无闻的付出,方才造就了湖北柔力球今天的这一段传奇。

这支博士团有如秘密武器,在赛场上能助力运动员过关斩将、逆转取胜;在赛场下又能和运动员亲如家人,令他们倍感温馨,忘却了烦恼,也不知道什么是困难。

今天,小编就来为您揭密这群站在湖北柔力球运动员背后的神秘“天团”。

挑大梁  三博士撸起袖子齐上阵

当湖北省体育局向李恩荆提出牵头组建柔力球队时,他很欣喜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作为柔力球运动项目曾经的运动员和裁判员,李恩荆亲历过多届柔力球大赛,对该项运动的酷爱和熟悉,令他顿感天高地阔,终于有了一展抱负的用武之地,同时华师的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场地的落实到训练时间的保障。

从1995年起开始接触柔力球,李恩荆便深深被这个新兴运动所吸引。自从在1996年的全国第三届工运会柔力球比赛中摘得两金一银后,柔力球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凭借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实战积累,2003年,李恩荆在其任教的华中师范大学成功开设了柔力球课程,在学校和体育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课程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如今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经李恩荆教授和指导过的学员遍及全国各地。

从接手组队到全运会预赛开赛,时间不到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这个看似有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恩荆想到了“找外援”的办法,他利用自己的深厚资源,请来曾经一起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的两位师兄弟,一位是担任过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跆拳道科研组组长的心理学教授王长生,另一位是现任武汉体育学院体能中心主任李丹阳。

由三位博士临时组建的教练团队分工明确,李恩荆负责挑选队员、制定训练计划,具体实施和监控每日训练任务;王长生担任队员们的心理调节师,着重对参赛队员较容易出现的赛前急躁、害怕、恐惧等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前干预;李丹阳则根据队员们的身体状况,分别进行一对一的体能训练和适时指导。

“正是这支复合型高层次科研团队,在运动员优化配置、日常训练、体能管理和心理辅导等方方面面,做到了通力协作、共同努力,才使得我们的柔力项目,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好成绩。”湖北省柔力球运动协会秘书长肖华如是说。

讲科学  训练方法大胆创新

两位博士师兄弟的到来,让李恩荆有了放手一搏的底气。上任伊始,他便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之前每天8到1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缩短为4至5个小时。

“本来备战时间就所很短,现在还不抓紧时间多练练,能行吗?”面对质疑,李恩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队员并非专业运动员,如果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训练,身体很有可能吃不消,容易导致伤病,因而得不偿失。”他举例说明:“上世纪6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大松博文‘魔鬼训练法’,每天10多个小时大运动量的训练,虽然成就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但同时也让姑娘们练出了一身伤病,其中郎平25岁就因伤被迫退役。反观世界田径冠军博尔特,虽然每天只用练1小时左右,却照样能持续占领着世界短跑项目的统治地位。”作为北体大主攻运动训练学的博士,李恩荆深深懂得,一套科学而系统的训练方法,所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每天5个小时的训练,他有着严格的标准,既能提高单位时间的运动效果,又能满足竞赛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李恩荆的举措很快在训练中得到了检验,队员们的技战术水平迅速得以提升,同时也确保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讲战术  全运赛场敢拼强敌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条兵家惯用不爽的法则,竟被三位博士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于竞技赛场。

毫无疑问,信息与情报的准确搜集,数据与视频的精准分析,以及有针对性的适时心理辅导,为李恩荆所带领的团队在赛场上克敌晋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全运会预赛期间,李恩荆每天都会走遍赛场的角角落落,在现场记录下对手的技战术特点,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反制战术,并亲身传授给他的队员。他的这一方法在小组赛中发挥出了巨大威力:面对技术稍弱的对手,他要求运动员及时修改动作,多用杀手锏;而碰上技术强手,则示意场上的队员少出杀招,改打消耗战,多打前场小球或后场高远球。

男单小组赛5人中取前两名晋级,论实力,同组中山东选手最强,晋中选手实力也较湖北队李利君略高。若想成功晋级,必须在这两个劲敌身上拿分。

在同晋中选手的较量中,李利君一上场便利用猛攻,迫使对方仓促之间输掉一局;第二局对手改变了战术,利用身体优势大举进攻,很快便将比分扳成1:1;关键的第三局,李利君11:13落后,对手只要再拿到2分,他的本次全运会之旅就将终结。李利君走到场边捡球的一刹那,眼神不经意间与李恩荆交会的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教练此时的意图,回到了赛场后他如有神助,发球从容、高接低挡、防守反击,比分一下子从落后到追平,并最终以16:14实现逆转,一举拿下了对手。面对上前祝贺的队友,李利君说:“赛前也曾担心过与对手实力上的差距,王老师反复告诉我,只要敢拼,我可以在赛场上战胜任何对手。刚才我看到教练鼓励的眼神的那一刻,这句话一下子就回响在了耳边。”

说抱歉  只因亏欠家人太多

或许全运会的群众比赛项目在许多人眼里,只是重在参与的舞台,但在李恩荆的团队,既然选择参赛,就要“拿出体育精神,赛出最高水平”。但,这也意味着付出的倍增。

队伍成立伊始,李恩荆和两位师兄弟便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球队训练中。每天5个小时训练,从热身,到技术动作分解,再到对抗练习,都亲力亲为。比赛期间,他们为队员们准备了一个纸条,上面罗列出近20条“军规”。其中不乏一些外人看来有些奇葩的条款,如:“中午不能洗澡”等等。“预赛期间一天要进行4到5场比赛,赛程紧强度高,很多20多岁的小伙子心率往往会达到190以上,还经常出现体力透支腿部抽筋的情况,所以中午不能洗澡,以节省体能消耗。”李恩荆解释道。

尽管有些规定显得近乎苛刻,但队员们在执行起来没有丝毫打折扣。因为他们知道,教练们付出的更多。

每天按时到场馆安排训练,李恩荆在学校的课也不能落下。由于大量的时间被占用,让李恩荆无法顾及到家人。备战期间,妻子和两个孩子先后出现状况,小儿子因误服灭蚊药水,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刚把小儿子从重症病房中接出来,大儿子又因久咳未治拖成了肺炎,住进了医院,直到前两天才出院,而妻子到现在还每天在医院打吊针。“家人最需要我关爱照顾的时候,却不能陪在身边,真的挺对不起他们的,只有今后再找机会好好弥补了。”李恩荆内疚的说道。

他还透露,不光是他们教练组,很多运动员为了比赛也付出了牺牲。比赛期间,李利君的孩子得了肺炎,远在晋中的他一度情绪十分低落;因为备战,女单队员许芳请了一个月的事假,经济上承受了一定的损失。

“因为爱所以爱。我们都是因为热爱柔力球运动,才有机会缘聚一起,尽管有抱歉,但热爱柔力球的初心永不改变!”我想,这不仅仅是李恩荆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心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