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廉,以廉润心!湖北省体育局系统“清风颂”廉政书画作品展上线!

廉政书画

作品展上线

翰墨荡浊流,妙笔扬清风。为全面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文化建设,根据省直机关工委《关于举办省直机关第十届“清风颂”廉政书画作品展的通知》要求,省体育局机关党委面向局系统征集廉政书画自创作品。各处室和各直属单位积极发动,共征集书画作品14幅。参加作品创作的有运动员、教练员、行政人员和退休职工,作者年龄最小的15岁,最长的78岁,作品紧扣廉洁主旋律,或明言行之规,或释清廉之理,或悟修身之道,寄廉于书、寓廉于画,传递出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用笔墨书写廉洁作品,营造崇廉守廉的良好风尚,增强湖北体育人廉洁自律意识,让清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让我们相约线上,一起感受艺术、洗涤心灵!

水上中心选送作品

1、《两袖清风》

姓名:王佃松  年龄:50岁


作品简介: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此作品“两袖清风”旨在以荷花比喻为官清正,洁身自好。

体操中心选送作品

2、《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姓名:王思佳  年龄:32岁


作品简介:这句话出自清代县衙内悬挂的一副楹联,意在告诫我们,凡事不能一味计较物质利益的得失,更不应该把辛苦抱怨常挂嘴边。不论在何位、谋何职,将“廉字打底,勤字当头”的理念植根于心,对于他人给予的建议,应当审慎倾听,纳善如流;对于内心认定的真理,应当坚定不移,践之于行。

体操中心选送作品

3、《气正风清》

姓名:冯刚瑶  年龄:32岁


作品简介:“气正风清”就是要求我们讲道德,重操守,严纪律,不谋私,顾大局,淡名利,讲友爱,重团结,多奉献。这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的政治要求和道德要求,又是我们做人行事的操守准则和价值尺度,更是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精心营造的整体氛围。

篮排中心选送作品

4、《廉、律》

姓名:赵圆圆  年龄:15岁



作品简介:女篮青年队运动员赵圆圆结合自身对清廉教育的理解,书写“廉”、“律”两字。“廉”字有棱有角,“律”方方正正,警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心底无私、两袖清风。

洪山中心选送作品

5、《兴正气家风,守清“莲”本色》

姓名:李飞  年龄:44岁


作品简介: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鼓励广大党员要为官清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洪山中心选送作品

6、《夜莲》

姓名:李梦  年龄:29岁


作品简介:《夜莲》是一幅以水彩画形式展现的廉政书画作品。夜色朦胧中,湖中的莲花静静绽放,洁白的花瓣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高洁。清风徐来,莲叶轻摇,仿佛在诉说着清廉自持的品格。整幅作品以淡雅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廉政之美的深邃内涵。

洪山中心选送作品

7、《清正廉洁》

姓名:袁君   年龄:36岁


作品简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廉洁、清正的品质。在廉政文化中,它代表着党员干部当如莲花一般,清廉自律,不受贪污腐败的侵蚀。

新华路中心选送作品

8、《石灰吟》

姓名:李毅   年龄:29岁


作品简介: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所写的《石灰吟》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坚守底线,心中有戒,无私无畏,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体职院选送作品

9、《清风拂袖节如竹 正气修心品效松》

姓名:唐诗   年龄:33岁


作品简介:倡导一个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保持正直的品质,以此来塑造内心,从而效法松树的崇高操守与精神状态。

体职院选送作品

10、《国策英明千业振 党风纯正万事兴》

姓名:唐诗   年龄:33岁


作品简介: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英明政策;都离不开党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党风的纯正。

体彩中心选送作品

11、《一身正气冲天地》

姓名:朱刚军  年龄:51岁


作品简介:高举反腐旗帜,张扬时代正气。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做到清正廉洁,才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民。

产业中心选送作品

12、《酌贪泉》

姓名:廖星悦  年龄:27岁


作品简介:《酌贪泉》是东晋诗人吴隐之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吴隐之为官的清廉。前两句描写喝了贪泉的泉水变得贪婪的传说。后两句描写吴隐之喝了贪泉的泉水后为官清廉的志向。

人才中心选送作品

13、《养廉》

姓名:李婷婷  年龄:37岁


作品简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偏爱的咏叹对象,水清则莲更清,水浊却莲不染。以莲喻廉,见莲思廉。通过清新淡雅的笔触,以莲为主体作水墨画,以莲示廉,借莲倡廉,号召党员干部学习莲的花品,涵养廉文化。

离退休处选送作品

14、《红梅迎春》

姓名:蔡德明  年龄:78岁


作品简介:“梅,为花之最清”,雪中寒梅代表了一种清正品格的坚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依然风骨犹存,在逆境的困苦打击里依然铁骨铮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