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巡礼 武汉市汉阳区:围绕“三大工程”建设“四大体系”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5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全省12个县(市、区)率先试点,由省体育局遴选12个局属相关单位、省教育厅遴选12个高校,对口帮扶示范试点建设地,此举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和《人民日报》的高度关注。

我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计划在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分五步走。7月15日,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潜江召开后,各示范区试点建设地抓紧制定工作方案,聚焦“六大举措”,突出“一地一品”,各项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力争在体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复制的经验。

“湖北体育”微信号推出“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巡礼”系列报道,聚焦湖北试点各地及帮扶单位的工作特色与进展。

武汉市汉阳区

新思路多举措  推动体教深度融合

自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武汉市汉阳区对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作出创新安排和具体部署,已推进工作的主要举措与成效如下:

01 强化组织领导 科学精准谋划

在汉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迅速成立了汉阳区全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7月-9月期间共召开了6次体教融合工作推进会,分别对各成员单位今后两年试点的主要内容和任务进行了分工,要求各部门尽快拟定工作内容和实施清单。会议明确了汉阳区将以形成完善的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区级体育赛事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力量参与体系共“四大体系”为建设目标,重点围绕学校体育强基工程、体校功能提升工程、社会力量引育工程共“三大工程”11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任务。

02 协同帮扶单位 借力优势资源

经与汉阳区两家帮扶指导单位磋商,已于9月中旬拟定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华中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释放高校服务社会功能,携同汉阳区配齐配强一套工作专班、建设一个体育师资培训基地、共建一支高水平运动队、共建一个志愿者服务站、承接一项重要赛事、提供一批专家智力支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将充分发挥田径事业在体教融合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倾力将优质服务团队、先进技术技能和现代体育设施设备等送进汉阳区青少年体育阵地,助力汉阳区建设一个训练培训基地、扶持一个优秀体育组织、培养一批优秀体育骨干、选拔一批优秀后备人才;另外已与辖区内的武汉市直属训练中心和社会组织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市区协同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发挥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智慧体育平台等在服务青少年体育上的科技赋能作用。力争通过整合省、市、区优势体育资源,多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先期建成“体教融合示范区+高校+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科技赋能”的协同治理模式框架,促进汉阳区体教融合试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03 完善竞赛体系 推进赛事常态化

试点以来,汉阳区体育、教育部门再次对区级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类竞赛项目和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进行了梳理、整合和优化,印发了《2022年汉阳区“知音杯”青少年体育赛事计划方案》,通过开展“校级班际联赛、区级校际联赛”的分级办赛办法,融合开展了足球、篮球、羽毛球等5项青少年竞赛活动,专项培训体育教师、教练员担任裁判员5场40余人次,涵盖小学至高中所有年龄段,参与青少年学生达600人次,已初步形成“班级赛事经常打,校级赛事定期打,区级赛事年年打”的常态化赛事体系。通过实施赛事计划方案,已基本实现项目融合、赛训融合和赛制融合。

下一步工作开展 

一是强化专班统筹,提升政策支持。

定期召开推进情况联席会议,理顺试点任务清单、工作时间表和路径架构,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计划联合武汉市体育局和汉阳区教育、财政、人资等相关部门拟定《汉阳区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管理办法》、《汉阳区体育比赛及后备人才培养奖励办法》和《汉阳区加强辖区内市级青少年儿童运动员学生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办法》,构建以政策为支撑,学校为基础,赛事为提升的发展模式。

二是优化赛事体系,夯实后备基础。

整合区内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造具有汉阳特色的“知音杯”青少年赛事IP。夯实“班级赛事经常打,校级赛事定期打,区级赛事年年打”联赛制度,并于未来两年内积极承办1-2项省级及以上大型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支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力争创建不少于20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并形成3-5个省级传统优势项目。加快推进区级运动员人才库创建工作,积极申报更多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夯实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三是汇集多方力量,发挥合作效能。

借力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优势资源,在汉阳区建立青少年田径训练培训基地。计划于10-11月份举办“三站”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进校园活动、一期湖北省田径二级裁判员培训班和一场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专家指导讲座。联合区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辖区内社会体育组织的摸排调研,做到对全区社会体育组织情况清、底数明,积极与区教育局合作创建汉阳区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名录库,支持社会力量进校园并参与青少年体育服务。推进成立汉阳区青少年体育联合会,未来两年将在全区建立不少于30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对口帮扶 省田径中心:明确目标 逐项落实

为深入贯彻《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省田径中心迅速启动该项工作,成立专班,及时对接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汉阳区田径运动协会,多次调研、研讨,并制定《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对口帮扶工作方案》。

1.确定“四个一”工作目标

通过前后近五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研究,结合汉阳区实际情况,以夯实基层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基层体育赛事推进、深化基层后备人才培养为帮扶任务,明确“建设一个训练培训基地、扶持一个优秀体育组织、培养一批优秀体育骨干、选拔一批优秀后备人才”的工作目标,并确定各项工作推进及执行时间节点,逐一落实,有序推进。

目前,汉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正结合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教育、比赛和食宿等实际情况,梳理资源,寻找合适的训练基地;中心正与汉阳区田径运动协会合作,面向全区体育工作者、教师、培训机构开展一期田径项目裁判员培训班,并提供数场省级和国家级比赛执裁机会,发现并培养一批优秀裁判员;百马人生(武汉)体育文化有限公司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已经参与省田径队重点队员医疗保障工作。

接下来,省田径中心将大力推进三线队伍建设工作,与汉阳区各中学老师、基层田径教练取得联系,就优秀后备人才输送、优秀教练员(教师)培养与汉阳区深入合作。

2.多措并举 确保实效

——赛事活动下沉。鼓励汉阳区积极承办各级田径比赛、培训、夏令营和冬令营,明确具体分工和组织执行要求,省田径中心将在师资、训练、器材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和帮助,帮助汉阳区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赛事活动组织、执行团队。

——提供交流平台。省田径中心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定期组织省级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在参加名额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鼓励汉阳区体育从业者、教师、教练积极参加,为其提供与高水平教练员、高素质裁判员学习交流机会,鼓励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到省田径队集训,帮助运动员提升专项素质和竞赛成绩。

——借鉴先进方法。为确保帮扶实效,省田径中心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帮扶案例和方式方法,同时加强与汉阳区基层组织、教练员的联系,深入了解帮扶需求,进一步优化帮扶方式、帮扶内容。

3.共享共建 合力发展

汉阳区方面先后对辖区内48所中小学进行摸排,并建立通讯录,会同省田径中心按照工作方案筛选符合条件的学校开展对口帮扶。从专业教学到后备苗子选拔逐步开展工作,拟针对学校体育老师、辖区内从事体育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针对学校通过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青少年体育竞赛等形式开展后备人才选材工作。

4.示范先行 持续发展

截止到2022年底确定4所特色学校优先开展专业运动队进校园工作,到明年上半年确定8所学校作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周期内,完成6所特色学校培育,完成60名后备人才选拔,完成200人教学人才培训,完成4场青少年选拔赛事,完成2次训练营活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