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巡礼 枝江:紧扣主题、上下联动、系统推进、创新创制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体育局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5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全省12个县(市、区)率先试点,由省体育局遴选12个局属相关单位、省教育厅遴选12个高校,对口帮扶示范试点建设地,此举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和《人民日报》的高度关注。

我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计划在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分五步走。7月15日,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潜江召开后,各示范区试点建设地抓紧制定工作方案,聚焦“六大举措”,突出“一地一品”,各项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力争在体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复制的经验。

“湖北体育”微信号推出“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巡礼”系列报道,聚焦湖北试点各地及帮扶单位的工作特色与进展。

枝江:奋力打造体教融合“枝江模式”

近年来,枝江市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齐头并进,坚持体育教育共融共建,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奋力打造体教融合“枝江模式”。

一、组织实施 聚合“三大力量”

1.党委政府的规划引领力

市委、市政府成立枝江市体教融合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体育、教育、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体教融合试点建设工作,印发《枝江市体教融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枝府办发[2022]45号);分管市领导先后3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办体教融合试点工作。

2.专家团队的专业支撑力

帮扶单位省体育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剑平、副主任邓爱民先后到枝江调研指导体教融合工作,并深入仙女小学、易搏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场培训指导。与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无缝对接,在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16个项目上开展结对共建,拟派驻32个教练轮流到枝江开展培训。

3.社会组织的主动推进力

以市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为抓手,成立拳击、跆拳道等体校分校,开展体育教学培训活动,挖掘和培养有竞技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挂牌成立了省足球学校枝江分校、省体育局崇仁体育培训中心枝江游泳分校。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体育俱乐部(协会)等社会组织7个,网罗各类体育师资力量208人、储备体育后备人才441人。

二、创新创制 融合“三共进程”

1.赛事共办

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年度竞赛计划,分别组织实施各级各项赛事活动。每年春季组织各学校举办综合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秋季组织各学校运动队参加全市综合性运动会、专项校际联赛等赛事,为全市年度冬训选拔人才。2022年,枝江市体育局、教育局已共同主办7场青少年体育赛事,参与人数2700人。

2.特色共创

巩固体校、学校、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模式,形成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引导体校与学校加强合作,采取“跨校走教、共享教师、送教跟读、独立办班”等方式,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点单式”服务。近年来,枝江市体育局、教育局先后联合评定命名2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为第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3.资源共享

一是体育场馆共享共用。整合体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统筹举办各类赛事。成立枝江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

二是体育苗子互培共育。完善市、校两级竞赛选拔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成立由27名教练组成的教体联合教练组,组织各学校运动队加强常规训练。

三是体育人才互通互用。选拔组建全市各类运动队,集中开展夏训和冬训。统筹安排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参加省、宜昌市体育竞赛活动。

三、巩固成果 健全“三项机制”

1.畅通渠道促融合

建立全市体育人才库,统筹推进体育教师、教练员共享使用;争取对口帮扶单位支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统筹安排体校和俱乐部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体育教师。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体育人才,充实体育师资、教练员队伍,今年市体校引进体育人才1名,市教育局招聘体育教师6名。 

2.落实政策促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在校学生运动水平等级认证标准,规范本地运动员培训、参赛和流动,加强青少年运动人才保护。筹资50万元,对在国家、省、宜昌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兑现枝江市体育争光奖励。

3.整合资源夯基础

制定出台《枝江市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枝江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竞技体育经费管理补贴办法》、《枝江市体育社会团体发展星级创建活动考评细则》,每年财政预算100万体教融合资金。

下阶段重点工作

——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积极营造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的体育氛围,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力,为体教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突出主题主线,深化创新。以机制融合为关键,以资源融合为支撑,以措施融合为抓手,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和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包容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

——突出主责主担,完善机制。坚持“打牢基础、完善保障、规范管理、长效发展”的原则,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机制。

对口帮扶 省重竞技中心: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重竞技中心严格按照省体育局的工作部署,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进一步适应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加强体育特色发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联动发展明确为主要方向,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深入研究、有序推进

今年4月份中心主任马剑平同志带领中心体教融合专班前往枝江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枝江市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结合枝江市的实际情况,中心体教融合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枝江市体教融合发展相关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并安排部署重点工作;6月份重竞技中心同枝江市文旅局多次会面沟通,向枝江市各级部门、领导专题汇报工作;8月份中心委派副主任邓爱民同志到枝江市考察,优化体教融合工作方案;9月份枝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枝江市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有效整合了枝江市体育、教育资源,为科学高效地做好体教融合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了发展路径。

2.完善措施、优化路径。

结合《枝江市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重竞技中心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优化路径、创新改革,推动枝江文化和体育融合发展,全面协助指导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活动开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体育精英训练等任务,要充分组织调动、充分挖掘利用枝江市文体中心体育场馆、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系统校园体育比赛与体育部门运动竞赛,丰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补齐区域体育发展短板方面狠下功夫,加大了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把工作做好做实有成效。

3.解决难点,畅通渠道

对口帮扶以来中心将省青少拳击锦标赛、中国拳击运动员水平等级考评、拳击裁判员培训班、拳击基层教练员培训班等赛事活动落地枝江,帮助枝江积累了举办赛事活动经验。中心还多次委派冠军教练、冠军运动员下基层,到枝江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基层难点和需求,并会同当地文旅、体育等部门针对体教融合的难点和保障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畅通体校学生升学渠道、强化教资力量、促进普通中小学青少年丰富体育赛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下一步中心会全力保障《枝江市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中的“五个阶段”“三个保障”见实效,强化考核制度,促进枝江市体教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