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大门常打开 需政府、学校、市民齐努力

        近年来,全民健身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体育“创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公园里、广场上健身路径遍地开花,健身场馆、健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相比于这些健身场所的增多,对场地条件有一定要求的球类运动场所匮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不少地方选择了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这样既解决了市民们的健身需求,又将课余时间“闲置”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了起来。
       早在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教育部就确定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中,更是明确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2011年,浙江省政府也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以确保校园安全为前提,通过整理和规范,向社会有序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但在不少城市,校园体育设施的开放仍然处于“小步慢走”的状态,难以满足市民长期的需要。
       这样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迟迟没能铺开推广,学校方面有自己的难处,比如怎样化解可能会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怎样对体育设施的损耗进行补偿等。而本报近期推出的系列报道“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正是选取了各地在打开学校大门方面的试验和探索的经验,学校的这些后顾之忧并非没有解决途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在学校增设“社区居民校园健身智能卡”门禁系统、健身者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所在社区办理登记和申领手续,招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来指导科学健身……“这些都是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有益尝试。”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扬平原评价道。
       在扬平原看来,目前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采取的方式大致有两类。有些学校在建造时,将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场区分开来,相对隔离。在开放时段,将体育场通往教学区的道路封闭起来,就减少了可能造成的校园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地市,则采取了政府购买公共责任险和由政府对学校体育设施损耗进行补贴的方式。
       虽然政府和学校积极寻求应对方式,力图在方便市民健身和保证校园安全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但是开放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除了校园安全问题,市民或学生在节假日到学校锻炼,一旦发生意外,谁来承担责任?学校体育设施的损耗、器材的损毁由谁管理?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是个系统的工程,各地的情况不同,一套规则也许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学校,这需要各地的政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除了此之外市民们也要提高自身管理,学会如何理性享受公共体育设施。市民们有去健身锻炼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公用体育设施的义务。”扬平原呼吁道,市民们要在享用学校体育设施的同时,维护校园环境、树立安全意识、自觉爱护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