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五届体育科学大会在扬州召开,省体育局陈刚局长作主题报告

  在8月22日举办的江苏省第五届体育科学大会上,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作了题为《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路》的主题报告,对十八大以来江苏体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方法和举措作了介绍,为新时代体育强省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思路和启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体育工作摆上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体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体育重要论述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和重要工作,推动了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围绕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目标,不断地理清思路,调整策略,优化方法,确保中央和江苏省的各项部署在体育领域得到有效的落实,见到实在的成效。
  一、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精神,确立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理念思路
  新使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这是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准确定位;新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体育改革攻坚的发力重点;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体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新方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是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育强省建设的目标方向。
  确立发展理念。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建设体育强省,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为国争光能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要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恶补短板,强化冰雪等弱项,推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更好发展。
  理清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各类要素合理流动的资源环境,打造开放、协调、绿色的体育生态,完善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实现体育的全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确保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建设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相适应、为体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的体育强省。
  优化发展方式。要有顺畅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发展格局;要有良好的资源配置,体育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均由市场进行配置;要有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资金、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杠杆的撬动作用。四要有领先的工作指标,在公共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提升发展成果。要有较好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群众得到更加充足的体育场地、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更加强壮的体质水平。要有强烈的地域自豪感,体育精神力量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体育带给人民群众较强的文化自信;要有一定的国际美誉度,举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活动,国际社会对江苏的认知度因体育而提升;要有较高的市场活跃度,体育的市场思维和先进理念相对成熟,科技研发、新兴业态等发展水平较高。
  二、坚定地杠起体育人的使命担当,切实加强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策略谋划
  用融入大局的视野提升站位。主动融入体育强国建设大局,调集优质资源开展奥运备战攻关,主动实施冰雪项目普及计划,打造勇争第一、为国争光的运动队核心价值观,每届奥运会都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主动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两聚一高”新实践,纳入了健康江苏、智慧江苏建设,及江苏服务业提升、创意设计服务等专项部署。主动融入经济结构调整大局,在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服务业比值等任务指标上,主动担当、自加压力,为经济发展全局争作贡献。
  用顶层设计的方法引领发展。提出建设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相适应的体育强省,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深入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建,着力完善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资源市场配置为导向,主动向社会和市场释放体育资源,积极引入各类行政、市场、社会资源,提升体育发展所需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
  用“体育+”的理念打造生态。主动推动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传媒、金融等行业融合,打造“体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部门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校园足球、业余训练发展;与卫生部门合作,联合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建设了一批体育医院和运动康复机构;与旅游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育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项目),打造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等;与金融企业跨界合作,在重大体育项目建设、智慧体育平台搭建、体育公共服务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用科技的手段助推提质增效。加大体育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手段在提升体育强省建设质量、增加效益的助推作用。加快创新体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运用省、市体科所和高校科研力量,推动体育科研开放式合作,提升全省科研综合实力。加强“科技助力奥运”、“科技助力全运”工作,发挥多学科科研攻关的优势,形成训练效果提升与训练设备研发的双翼效应。适时建立融体能训练、康复训练、慢性病运动干预等多种服务手段和方法为一体的工作平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服务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力争汇聚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
  用改革创新的勇气破除障碍。制定了《关于建立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指导意见》,推动包括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改革、大创新,做到权力向下转移,行政权力事项、公益资金分配、公共服务购买向市县和协会下放或转移。资源向外开放,与市县、高校、企业、协会联办运动队达30余支,职业运动俱乐部达到10余个,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国际大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改革。政策向上叠加,在贯彻供给侧改革、竞技体育改革、体育产业发展意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明确具体的政策举措,确保国家体育改革各项部署在江苏得到有力落实。
  用共建共享的思路提升效益。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了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省政府成立由若干部门参与的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相关行业和人群体育,集中优质资源关注全民健身,实现了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与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共建中国网球学院和击剑、橄榄球、沙排等项目国家队或训练基地,进一步放大了国家和省级优质运动项目的资源效益。与地方政府协作,共建时尚体育城市、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等,提升江苏体育发展质效。与苏州大学、南京师大、南京财大等高校合作,共建公共体育研究院、体育消费指数研究院、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体育发展智库。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高标准高要求,明确江苏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重点领域
  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是明确三大思路,强化政府职责。坚持科学化引领、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省政府出台《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健身步道等内容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是抓住“三大环节”,提升服务水平。瞄准群众需求,着力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标准、路径和模式,积极深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内涵。推动融合发展,着力深化服务内涵,推行医保健身一卡通政策,建设一批户外体育设施,建成健身步道1万多公里,十三五期间将建成1000个体育公园。制定《体育社团改革发展工作方案》,开展一批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是实现“三大变化”,人民满意持续增强。区域体育发展更加均衡,县域体育基础明显加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达90.86%,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37.1%。
  抓住重大活动的载体机遇。是继承过去重大活动的经验。自1995年以来,江苏相继举办了第三届城市运动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夏季青奥会,激发了社会体育热情,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推动了体育体制改革,其重视基层、引导社会等做法和经验延用至今。是发挥现有重大活动的作用。抓住我国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历史机遇,推动冰雪项目普及发展,成立了江苏省速滑队,推动省内各地滑雪场建设。进一步优化省运会赛制,引入群体项目比赛,让更多群众走上省运会舞台。改革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赛制,让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充分参与,激活民间、草根这池“活水”。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江苏品牌赛事,相继培育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举办了世界女排大奖赛、国际沙排比赛等重大比赛,推动江苏整个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是申办更多重大活动。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引入国际知名赛事,创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培育一批重点品牌赛事。到2020年,将建立省级体育赛事运营联盟,扶持发展2-3家江苏本土的大型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创建10项左右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体育赛事。
  保持竞技体育的领先地位。是加快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制定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如《江苏省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项目振兴行动计划纲要》等,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奥运攻关机制,成立了若干项目备战奥运会工作组,切实加强目标管理。里约奥运会决赛期间,组建了2个保障工作团。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联办运动队体制机制,制定《关于联办省优秀运动队的实施意见》,推动与市县、高校和企业合作办队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职业体育体制,积极引入苏宁电商等大型企业,在做大做强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职业体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俱乐部的发展。是加快推进足球改革。省政府出台《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省将拥有6—7家职业足球俱乐部、100所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2000名足球校外辅导员、3000所足球特色学校、4000家注册业余足球俱乐部、8000块足球场地、500万足球人口。是建设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将团队的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奖惩挂钩,明确了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成员相关奖励政策,精心打造效能聚合的战斗团队。连续2批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打造体育产业的强大引擎。是强化体育产业总体谋划。继国务院46号文后,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江苏省体育局与省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江苏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成立省、市体育产业集团,打造体育产业龙头企业。是用健身消费“组合拳”助力健康江苏建设。江苏每年投入1亿元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面向全省发放5000万体育消费券,持续打造1000个优质健身俱乐部,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以五大“组合拳”大力推动体育服务业发展。是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江苏推动建设40个体育服务综合体,重点培育20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目前已签约共建14个体育特色小镇。突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完善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业态结构等,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健康等行业融合。是举办江苏体育产业大会。连续三年围绕发挥体育在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中的作用等主题,汇聚国家、省市县体育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国内知名体育产业专家学者等千余人,开展政企学研互动,共商体育健康产业发展大计。
  坚持体育文化的方向引领。是加强总体谋划。江苏省体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体育文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整体谋划和推进体育文化工作。是注重研究推广。开展全省体育文化现状调查,组织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研制体育文化评价体系。是注重历史传承。江苏已建成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无锡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等10余个体育博物馆,挖掘整理苏州船拳等体育非遗,编著民族体育项目读本。是弘扬体育精神。强化江苏女排等运动队精神的挖掘与弘扬,推出《江苏体育记忆》系列,进一步挖掘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文化创新。举办体育文化创意大赛,推动体育产业附加值提升和产业链延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