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加速推进“五个一工程”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园

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育系统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推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紧紧瞄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大做强全民健身事业,把体育强国战略落到实处,向着体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体育的新篇章。

《天津市全民健身条例》自2006年实施以来,特别是2015年市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协同推进“全运惠民工程”以来,天津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全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大力兴建体育设施,不断改善市民健身条件,活跃了体育工作全局。目前,天津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

接下来,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进一步深化对全民健身工作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构筑支撑全民健身工作的“四梁八柱”,深入实施“六个身边工程”,把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起来。

要大力推动兴建“五个一工程”,使每个区达到拥有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的基本要求,着力补齐全民健身发展的短板。要把“五个一工程”与“15分钟健身圈”有机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提高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专业、更具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目前,在“五个一工程”建设方面,全市已经建成,以及在建的有5个区,完成率接近三成。同时,还有8个区正在积极筹建。

最后,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关心老百姓的健身需求,切实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督查,加大推进力度,把“五个一工程”落到实处。

宝坻区 加快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十三五”以来,宝坻区紧紧围绕《宝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宝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核心,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工作中,宝坻区真抓实干,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近年来,宝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制定实施《宝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健身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宝坻区“五个一”工程的体育馆、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已经建成,体育场已完成土地测绘和选址,村(居)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

具体来看,第一,区级重点体育设施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宝坻区积极推进落实“全运惠民工程”,以承办全运会比赛项目为契机,加快全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占地3.4万平方米。拥有6000座位的体育馆已于今年4月份通过验收,并成功承办了全运会拳击、羽毛球比赛;区体育中心将随着体育馆、体育场的建设,正式向群众开放;区体育健身公园,占地1.3万平方米,于2015年底完成提升改造,内设灯光篮球、足球场地和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健身操舞场地等设施,公园投入使用以来,社会效益显著,夏季高峰期,每天人流量达5000人以上;区体育场,规划占地5.6万平方米。

第二,便民惠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区内8个大型市民公园均配套安装了户外体育健身器材,部分公园、社区建设了多功能运动场;建成了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青龙湾左堤环水系骑行绿道20公里和空中健身步道1000米;已建成街镇级文体活动中心10个;村居健身园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在建的居民区体育场地,严格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区、街镇、村居三级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第三,社会力量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力量新建、改造游泳馆20个、游泳池2个,篮球馆2个,羽毛球馆1个,柔道馆1个;能够承办国家级赛事的钓鱼竞技池4个。

第四,宝坻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62030年)已经初步完成,正在征求意见论证中。

宝坻区还将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体育服务保障民生工作中,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等,让群众“想健身、能健身、会健身”,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目前,全区有各类体育协会、村(居)健身会、健身俱乐部等群众健身组织32个。区体育馆在承办全运会拳击、羽毛球比赛后,已经通过赛事、培训、健身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开放,各级各类体育公园及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园等全部实施开放式管理,切实方便群众健身。通过体育+健康+旅游+文化+生态等模式,打造群众体育赛事升级版,在连续三届稻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宝地金秋垂钓大赛”“宝地金秋稻海骑游”活动;举办“喜迎十九大健康新宝坻”龙舟、足球、篮球、健康跑、徒步走等系列活动;在全区机关单位普及推广工间操,开展“喜迎新时代健康新宝坻”天津市第三套市民广播体操培训推广等。每年举办具有宝坻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20项以上,充分展现“北国江南”的人文风貌,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下一步,宝坻区将按照“十三五”规划及市区两级《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加强措施保障,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努力前进。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实施“五个一工程”,力争完成体育场、游泳馆建设。同时,结合宝坻生态优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新建公园、绿地、居民小区、沿河堤顶廊道等方便群众健身的区域,修建体育健身步道和设施,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发展红利。

其次,实施体育惠民战略,承接体育精彩赛事。利用宝坻体育设施的优势积极承接举办国内外大型龙舟赛、竞技钓鱼系列赛;尝试冰龙舟比赛、半程马拉松比赛等。利用精彩赛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体育惠及民众。

再次,完善体育场馆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做好承接天津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比赛项目准备工作。全力开展竞技体育项目和群众体育项目的赛事活动,以最好的成绩迎接天津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的召开。

最后,支持引导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各类体育健身设施。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统筹推进,构建起日益完善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体系,不断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各项体育惠民政策上有效体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

东丽区 高起点高标准创建一流设施

东丽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和“沃土计划”。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日趋完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全民健身“五个一工程”。多年来,东丽区认真落实《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围绕“五个一”建设标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层次,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包括体育馆、网球馆、体育场),提升改造游泳中心,完成了东丽湖、金钟新市镇体育公园建设。

东丽区在“五个一”建设的基础上,延伸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在全区实施“1112”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民健身设施,让百姓随时随地享受健康锻炼带来的快乐,曾荣获全国全民健身设施先进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

第二,坚持科学管理,发挥全民健身设施作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是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有效载体,几年来,东丽区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相继出台了《东丽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东丽区体育设施管理措施》等指导性文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体育设施科学、规范管理。运用企业化、市场化管理手段,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委托国有公司对区属体育场馆实施市场化运营。强化科学管理,强化自主运营,多次举办京津冀青创会,区域经销商大会、推介会等大型商业活动,实现了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联动推动。

第三,坚持体育惠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几年来,东丽区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设施“五个一工程”作用,制定出台并实施区属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实施全民健身暖心服务计划,每年开设免费专场100场,发行体育惠民卡5000张。

2017年,东丽区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引进CBA篮球联赛、“津武风云”极限功夫争霸赛等品牌赛事,让全区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体育赛事。开展国家级、市级各类竞赛、公益性培训、公益性活动30场,开展国民体质测试、进行科学健身指导近万人。

滨海新区 全面提升体育惠民服务水平

根据《天津市“全运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两年来,滨海新区体育工作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惠民服务水平,通过“五个一工程”建设和提升改造,保障了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切实满足了全区群众多层面、多类型健身需求。

第一,加快“五个一工程”建设,提高体育经费保障水平。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建设完善体育设施和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列入新区20项民心工程和政府重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滨海新区安排5亿元用于体育事业。建成了北塘文体中心、中新生态城健身休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了20个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改造了大港体育中心、东疆湾景区水上运动中心,对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体育馆建设给予资金支持;扶持建设幸福广场体育公园,改造了大港晨晖北里体育公园和开发区体育公园,改造了汉沽体育馆、塘沽体育馆、开发区体育场和塘沽体育场,提升了体育馆健身功能,增设了健身项目。经统计,滨海新区现有标准(400m跑道)的公共体育场4个,公共体育馆4个,标准(50m泳池)游泳馆6个,全民健身中心3个,体育公园4个(两个在建设中),体育健身休闲中心8个。

第二,加强“五个一工程”管理,提升体育设施供给服务水平。滨海新区始终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坚持公共体育设施低费、免费开放,注重体育场馆的管理,确保安全。

在对外开放方面,要求区内体育场馆实行低费向群众开放,尤其区属公共体育场馆要实行免费或低费向群众开放。塘沽体育场、汉沽体育场、大港体育场和开发区体育场实行全天免费向群众开放(包括场内篮球场、足球场);塘沽体育馆、汉沽体育馆和大港体育馆实行半天免费半天低费开放(如汉沽体育馆羽毛球场10元/小时);区内体育公园全天免费开放,全民健身中心免费指导群众健身并免费或低费开放;游泳馆实行低费开放。

在体育场馆建设管理方面,滨海新区始终坚持政府投资,以体为本,公益惠民;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建设;坚持对体育场馆合理定性,社会效益先行;坚持体制创新,在不同区域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求各体育场馆规范运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要把场馆开放有关事项向社会公布,不允许公共体育场馆对外承包,不允许体育场馆高收费,不允许公共体育场馆举办和体育无关的商业活动。区财政对体育场馆低费、免费开放给予补贴。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认真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要在体育主题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上出亮点,近期要做好大港体育场、塘沽体育场、塘沽体育馆副馆提升改造,全力提升体育设施惠民服务水平。

武清区 充分发挥场馆全民健身载体功能

完善区级“五个一工程”建设,是天津市政府落实全民健身和建设“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武清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各项工作。将“五个一工程”列为区级重点工程,纳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重点督查项目,努力做到城市规划、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三优先”,确保了“五个一工程”如期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武清区依托区体育中心建成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本着提升区内体育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武清区体育标志性建筑的工作原则。武清区政府投资10.6亿元,建成总占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武清区体育中心,并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实现“五个一工程”4个项目同时落地。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29130平方米,馆内看台可容纳6400名观众。体育场,总建筑面积13100平方米,看台可容纳10000人,满足田径、足球等比赛要求。游泳馆,总建筑面积2100平米,设有1个标准游泳池和2个儿童戏水池。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36075平方米,集健身、培训、办公、住宿于一体。室外广场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4块室外五人制足球场地、6块篮球场地以及健身路径设施等。室内外健身器材,现已完成招标工作,近期完成安装。

与此同时,武清区依托武清区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建成体育公园。按照“体育设施与园林建设有机融合”的工作要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武清区将体育公园设在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2016年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2万多平方米休闲健身区。内设1个七人制笼式足球场地,1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地,2个标准笼式篮球场地、1个沙滩排球场地及健身长廊等,并配备多种拓展健身器材。与汽车(房车)营地、儿童游乐岛、滨水骑行绿道形成一体的体育健身功能区。“五个一工程”的建设完成,有力保障了武清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载体作用越发明显。

毫无疑问,“五个一工程”是提升全民健身工作水平、落实体育惠民政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抓手,武清区将充分发挥“五个一工程”作用,全面提高全运场馆利用率。

第一,创新工作思路,搭建优质管理运营平台。按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体育设施建设运营”的工作思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武清区体育中心的各个场馆进行全面运营,区体育局进行全程监管,发挥场馆全民健身载体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全区乃至全市百姓提供健身场所,享受全运会带来的丰厚成果。

第二,落实惠民举措,搭建利民公益平台。在加强智慧场馆建设的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加大高端赛事、大型文体活动引入力度。同时,指导、制定、落实相关惠民措施:一是实行免费开放制度。全年免费开放室外田径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固定时段(9:00-14:00)免费开放室外篮球和五人制足球场;每月8日、农历正月初一自营项目全部免费开放。二是推行惠民票制度。主要赛事除武清居民享受现场购票8折优惠外,针对老人和学生每场发放500张免费惠民票。三是落实区内公益性活动优先使用场馆制度。

第三,鼓励建立良性体育产业生态圈,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武清区体育中心现已有游泳馆、乒乓球馆等5个项目投入运营。接下来,日常培训、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IP主题活动等方面的特色培训也将陆续展开。近期,游泳、乒乓球、跆拳道和斯诺克等项目将全面启动,合作单位包括世界斯诺克学院、天津权健乒乓球俱乐部等。同时,引进高水平教练,提升体育人才培养能力,加强“体育+”旅游探索实践,深化与区内相关部门及旅游公司的合作,加快南湖公园、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观光旅游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步伐,在体育休闲上做足文章。

第四,积极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搭建体育文化平台。借鉴举办全运会赛事成功经验,明年将通过大型活动,主导利用好相关场地设施环境。举办武清区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中国传统武术规则赛暨武清武术产业基地创建大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继续承办第七届天津国际马拉松比赛,培植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文化氛围,为建设体育强区助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