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时事 > 正文
冰雪运动在我国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30 来源: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字体:

 

2016年11月2日,作为指导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正式印发。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编制组,现就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现状、发展方向等做详细解读:

    一、冰雪运动发展现状

    (一)冰雪运动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近代冰雪运动从建国后开始,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指导下,冰雪运动开始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各地纷纷举办冰雪运动赛事和群众活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经过起步、成长、发展三个阶段,目前进入跨越式快速发展阶段。起步阶段从1952年至1978年,这一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冬季运动会和单项全国冠军赛、锦标赛,奠定了我国冰雪运动的赛事基础。成长阶段从1979年至2001年,我国首次参加世界冬奥会、成功举办亚冬会和全冬会,群众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1993年我国颁布《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奠定了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发展阶段从2002年至2014年,市场机制逐步走向成熟,冬奥会赛场不断创造佳绩,“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百万市民上冰雪”等群众性冰雪活动蓬勃开展,吉林长春瓦萨滑雪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冰雪文化品牌影响越来越大。跨越式发展阶段从2015年开始,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北方到南方、从冬季到夏季、从企业到个人,宣传力度前所未有、冰雪活动丰富多样、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力量,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冰雪运动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在全国普及和发展。

    (二)冰雪运动发展基础薄弱但潜力巨大

群众普及程度不高,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少。在我国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群主要是指以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等为目的,进行冰雪运动的人群。如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冰雪运动爱好者,参加学校冰雪运动课程的学生等。通过对2015年我国冰雪场地设施的客流预测显示,当年我国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在1200万左右。以2015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看,冰雪运动人口比重很低,仅0.87%。

竞技项目发展不均衡,各类专业人才短缺。2014年冰雪运动全国比赛注册运动员4339名,教练员348名。优势项目是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冰雪竞技水平的综合实力在冬奥会上处于7-14名之间,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有较大差距。冰雪运动的裁判员、腊师、心理教练、体能教练等各类专业人才缺口大;场馆专业经营人员、赛事活动专业策划人员、冰雪体育经纪人、冰雪体育旅游管理等产业人才均存在不足。

冰雪产业规模不大,有效供给不足,缺少自主品牌。目前冰雪产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仅培训业、场馆服务业两种,其他如竞赛业、制造业等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从产业链整体看,目前发展较好是冰雪旅游业,而竞赛表演业不具规模;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器材、装备制造业规模非常小;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交通、住宿、餐饮服务业等目前发展较好,但是不属于冰雪本体产业。缺少冰雪精品体育产品,缺乏冰雪产品龙头企业,缺乏行业号召力。

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数量少、规模小、设施水平不高。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滑冰场馆200余个,其中半数以上的场地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下,最小的仅200平方米。全国共有各类滑雪场地500余座,雪道总长度约1000千米,总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从雪道面积看,85%的雪场雪道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其中近半数的滑雪场仅有一条雪道。从雪场装备看,有近80%的滑雪场没有任何架空索道,至少50%以上的滑雪场没有配备压雪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冰雪运动在群众、竞技和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2015年至今,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的推进,开展冰雪活动的地域不断扩展,冰雪活动类型日益丰富,参与人数迅速增加,覆盖人群范围逐渐扩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稳步发展,尤其是冰上项目发展迅速,先后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截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国共获得53枚冬季奥运会奖牌。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馆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冰雪运动参与和培训需求旺盛,竞赛表演活动日益丰富,冰雪旅游业发展迅猛,冰雪场地建设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冰雪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长空间巨大。

    二、冰雪运动发展方向

    (一)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是重点

青少年是普及冰雪运动的重点,首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要积极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选择合适的项目(如滑冰)进行校园体育的普及,在学校开设冰雪教学活动。其次,各级政府要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和“校园冰雪计划”为抓手,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最后,政府要以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创办青少年培训的积极性,提高青少年冰雪培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二)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是前提

我国越野滑雪与速度滑冰是冬季体育的基础大项,也是我国群众基础最好、开展最为广泛的现代冰雪运动项目,适合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花样滑冰是一项集优雅舞姿和体育技巧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根据编制组的一项调研显示,参加滑冰运动的人群中有52.6%的人对花样滑冰项目感兴趣,这也成为大多数商业型冰场开设的主要培训课程。冰球是对抗性较强的集体性冰上运动,具有独特的项目魅力,目前的冰球市场是因需求而生的自发行为,项目前景充满活力。我国当代传统冰雪民俗体育项目多流传于东北、华北北部、内蒙和西北等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群众冬季自发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例如抽冰噶、冰爬犁、雪地走、轱辘冰、冰蹴球等;二是经过商家改良后,以吸引游客为主的体验项目,例如雪地摩托车、雪地卡丁车、雪地自行车、滑雪圈等;三是由专业人士表演的竞技类冰雪民俗项目,多出现在与冰雪旅游相结合的各大冰雪节中,例如雪地马群表演、雪地驯马、雪地摔跤、冰上射箭、马背叼羊等;这些民俗项目群众基础好,适合开展推广。

    (三)开展冰雪竞赛活动是核心

要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从专业赛事、品牌赛事、职业联赛、商业表演、群众性品牌活动等方面建立健全冰雪竞赛表演体系。第一、有计划举办冰雪运动专业赛事。加强与国际单项协会的交流合作,冰上项目在继续举办世界杯、大奖赛的基础上,争取举办世界锦标赛;雪上项目努力申办世界杯比赛,争取承办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北欧滑雪和高山滑雪等世界锦标赛。梳理现有赛事,选取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和单板滑雪等观赏性强的比赛,打造品牌赛事。第二、加强城市和地区间赛事交流。以冰球项目为重点,扶持有条件城市开展城市内各俱乐部(赛队)间的赛事交流,引导开展城市间的冰球比赛,逐渐形成城市和地区乃至全国联赛,最终发展冰球职业联赛。第三、丰富群众冰雪赛事活动,挖掘地方特色冰雪赛事活动。丰富群众业余冰雪赛事活动,以“全国大众冰雪季”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为主加强群众综合性冰雪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做大全国职工高山滑雪公开赛、重走抗联路雪山穿越竞速赛、中国华夏东极抚远-神州北极漠河冰雪汽车挑战赛等群众性赛事。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冬季大众冰雪赛事活动,支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引导支持社会体育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第四、引导培育商业冰雪项目运动表演。学习推广长春净月潭瓦萨滑雪节和冰上雅姿盛典的运作经验,发挥冰雪运动明星效应,积极与中间商、推广商合作,深入挖掘冰雪运动的文化内涵,丰富和扩展冰雪体育竞赛的外延,加强冰雪活动的策划、宣传和包装,把单一的冰雪竞赛改造成集竞技、表演、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逐步树立起品牌效应,以满足日益丰富的群众冰雪文化需求。

    (四)加大场地设施供给是基础

冰雪场地设施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加大场地设施供给要立足现有、做好引导、盘活存量、扩大供给,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场地设施建设工程要从项目普及出发,以满足群众健身、运动训练为主要功能,通过新建、改扩建方式,以政府投资建设为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冰雪场地设施。

以公共滑冰馆建设为抓手,做好场地设施建设投资引导。长期以来,我国冰雪场地供给以社会力量为主政府为辅,政府投资建设的场地主要是训练基地、综合性冬季运动会或单项国际赛事需要的场地,为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和提高,解决场地设施供需矛盾,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以群众健身为主的滑冰馆。即鼓励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建设公共滑冰馆。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50万,基本属于地级及以上城市,体育场地设施需要更加多元化,城市居民有参与冰雪运动的需求,经济社会条件可以支撑滑冰馆建设经营,城市青少年人口在10-15万,综合考虑冰雪运动普及和进校园的需求,都需要建设滑冰馆。

以市场为主,因地制宜建设滑雪场地。滑雪场地设施建设首先要分类建设,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其次要充分进行雪场建设的资源评价,要对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市场条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评估,以求得开发区域对滑雪者的自然承载力、开发商盈利需求、环境保护三方面维持一种平衡。最后,还要考虑我国现有雪场规模、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参照国际冰雪运动发达国家雪场建设经验,确定未来雪场建设重点应在提升滑雪场规模、质量和装备水平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增加雪场数量。

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各类季节性滑冰场和冰雪乐园。为弥补固定滑冰馆的数量少、建设周期长的不足,大力倡导建设季节性可移动滑冰场地和浇筑室外临时性冰场。我国自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北方大多数河流都有结冰期,最北以黑龙江流域的结冰期为最长。北方地区广大群众参与滑冰健身以及中小学冬季开展滑冰课,仅仅依靠滑冰馆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北方地区要尽可能结合当地自然气候资源,创造更多的条件满足校园滑冰和群众健身需求。冰雪乐园是以冰雪为载体,集冰雪游乐、体育锻炼、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体验旅游项目,可以满足更多人体验冰雪、参与冰雪的基本需求,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还可以根据需要建成室内综合性主题乐园,不受季节限制,常年经营。

以现有冰雪场地设施为依托,提升其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国办发[2014]4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盘活存量资源,国家“十三五”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扩建增容,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支持有条件的滑冰馆进行改扩建增容、提升设施质量和功能。其次要鼓励对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进行维修改造,建成滑冰场地。还要改造修缮现有各级滑冰训练基地,完善功能、提高设施水平,满足各级运动队训练并兼顾群众健身需求。

    (五)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保障

首先要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与冰雪场地等用户单位联合开发冰雪装备,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运动器材装备、防护用具、设施设备、客运索道等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其次合理引导产业布局,结合“东部新跨跃、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支撑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各地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依托各地优势资源,发掘区域特色,协同发展。最后,深化产学研合作、聚力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构建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层次,加强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促进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支持成立冰雪产学研组织,建立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协同冰雪装备创新委员会,以提高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的速度与效率。

    三、冰雪运动发展保障

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形成冰雪运动投入保障机制。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目前普及度不高、发展不均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客观需要公共财政发挥适当的作用,还需要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首先,政府要做好投资引导,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政府要把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纳入财政总体安排,支持基础性、公益性的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特别是学校冰雪场地建设和冰雪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企业是冰雪运动投资主体,要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广和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冰雪运动发展。再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多方参与。

科学选址、因地制宜,保障冰雪运动发展用地。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离不开规划和土地的支持。土地的支持不仅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基本载体,还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适度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要从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地、基层共建共享土地、差别化供地和配套建设用地等几个方面支持冰雪运动发展。

培养人才、健全标准,促进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政府应从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人才是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是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从职业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建立人才信息库、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标准体系是冰雪运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不断完善运动、服务、场地、技能培训、器材装备等标准化建设工作,完善冰雪产业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

总之,发展冰雪运动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全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和提高,推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让更多群众参与冰雪健身,共享美好生活。

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体育设施咨询中心

李铁林 李刚 潘玉凤

   2016年11月15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