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深度报道】新周期新挑战:如何解决运动员的伤病“后顾之忧”?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源: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字体:

       在已经拉开序幕的北京冬奥周期里,如何更好地让运动员尽可能远离伤病困扰便成为了中国冰雪人们面临的新挑战与肩上的新任务。
过去:高伤病率曾带来顾虑
        雪上项目运动员的膝盖,冰上项目运动员的脚踝,速度极快的雪车、雪橇又让人不自觉地为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捏了把汗,可以说,不同冰雪项目都有各自的伤病“重灾区”。平昌冬奥会期间,曾有网友笑言“冰雪项目个个都像极限运动”,这几乎是冰雪项目高危险性、高伤病率的如实写照。
        在伤病阴影的笼罩下,运动员也很难在增强难度、提升临场表现方面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在平昌冬奥会摘得一枚铜牌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孔凡钰便是其中一员。孔凡钰原本可以完成三周台动作,却因左膝后十字韧带伤势而求稳选择两周台动作。回忆起平昌冬奥会前后的伤情,孔凡钰说自己当时每天都要“打上厚厚的绷带保持膝盖固定”,虽然平昌时也站上了领奖台,但稍显遗憾的是她没能在冬奥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最高难度。


        而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对伤病的处理、尤其是康复的重视也不够,这也让不少运动员在重回巅峰的过程中走了弯路。正在北京抒坦冰雪项目康复工作站进行脚踝手术后康复治疗的高山滑雪运动员牟泽成,正是在术后休养了三四个月才进入康复阶段。说起牟泽成的康复经历,主管治疗师柳霖炜言语间也充满惋惜,“在术后休息期间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说实话我们也很着急。”
        可见,运动员的伤病处理并不是“找到最好的医生”治伤这么简单。把握伤病规律,让伤病在不同阶段都得到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做好伤病的预防工作,才是长远之计。
现在:医疗保障服务有序提升
        为了更好地备战北京冬奥会,进入新周期后,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从原来的不到500人扩军到2000余人,这也对国家集训队的医疗保障的带来了新的压力——不仅要保证好医疗保障人员的数量,更需要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在新周期的首个赛季开始之际,冬运中心通过购买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成都体院、四川骨科医院、武汉体院等医疗机构的服务,还从高校选拔在读人才以及从全球招聘人才等方式,解决了队医“有和无”的问题,从数量上首先保证了每个队伍都配备具有医师资格的队医。平时训练中遇到的小伤小病,可以先行在队内完成初步处理或治疗,重点运动员的伤病还会有国内外专家团队。此外,为了应对比赛和训练中的突发情况,高山滑雪国家集训队、雪车国家集训队、雪橇国家集训队等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还接受了AHA急救培训,此类工作也逐渐向其他各队推行。
        在队医之外,每支队伍也相应地配备了康复师,并在各训练基地都设置了康复工作站。目前孔凡钰和牟泽成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北京抒坦冰雪项目康复工作站正是其中之一,而在来到这个工作站之前,他们还在秦皇岛训练基地的工作站进行了康复。在各个康复站中,运动员的物理治疗和恢复性体能训练安排有序,训练结束后的运动员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疲劳恢复,手术后的运动员也能在这里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渡过康复训练的最关键时期。


        虽然牟泽成错过了术后康复的最有利时机,不过在康复站治疗师的协助下,他已经尽快地“赶上了进度”。而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进行康复的孔凡钰则得益于抓住了“黄金时间点”,膝盖恢复的状况比较理想。


未来:让运动员远离伤病

       除了为队伍配备队医和康复师之外,对应的专项医院还将负责对运动员的重大伤病进行处理。这样,就构建起了队医-康复工作站-专科医院的三级体系。在这套体系实际运转过程中,各队还将对队医、康复师的服务质量进行系统培训和评估,解决“好和坏”的问题。
       但治疗伤病并非这套体系的最终目标。北京冬奥周期的备战过程,同样也是医疗保障团队对伤病规律、运动训练学规律研究的时机。在冬运中心分管医疗科研的副主任洪平看来,“以运动员为中心”,对伤病预防进行制度上的梳理,未来“把伤病的关口前移”,尽量保证运动员不发生重大伤害才是医疗保障的重点。
       如今,国家集训队的医疗保障服务团队已到位,在后续阶段的工作目标也已提上日程。在北京冬奥周期乃至未来,我们也期待日益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能够更好地为冰雪健儿们的追梦之旅保驾护航。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