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北京体育大学召开 “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19-12-19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字体:

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1214日至15日,北京体育大学召开“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德国、荷兰、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6位海外专家,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院校、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体育与跨文化交流”“新中国体育成就及其意义”“民族思维的哲学俯瞰”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邢尚杰在致辞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智慧。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邢尚杰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付红星主持了开幕式。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付红星


大会主题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阳主持。6位国内外专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育与跨文化交际、体育格言与体育价值、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阳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为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到哪里去”提供了中国方案,为解决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这一世界难题提出了中国之治,这把解决世界问题的“瑞士军刀”凝结了中西方文化的智慧。它是通向未来理想社会即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或真正的自然主义的途径,是顺应“天道”“人道”的“正道”,是符合“天心”“人心”的“正心”,是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正理”,其理由根据在于它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


中国社科院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运用。马克思认为民族史、地域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可逆转,世界历史由资本引导转变为由社会主义引导不可逆转,资本是书写世界历史的第一股力量,曾经发挥了革命作用,社会主义将是引领全球化的新力量,这种转变需要新的理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当世界充满期待又充满困惑之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应对当代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提出了中国方案。其现实根据在于,一是资本引导的全球化难以为继,打破少数国家操控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的格局是世界呼声,顺应全世界的民心和民意,二是深度融合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各国利益共同点大于分歧、机遇大于挑战,三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共同应对,需要共命运的事情很多。


中国社科院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


德国雅各布不莱梅大学Song Yan教授认为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现代体育活动既渗透了人类文明的共性,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体育作为人类共享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推进国际协作交流,增进文化理解,促进世界和平进步。


德国雅各布不莱梅大学Song Yan教授


荷兰蒂尔堡大学Ype H.Poortinga教授建议研究体育投资分配的基尼系数,促进全民健康。


荷兰蒂尔堡大学Ype H.Poortinga教授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Alan Freeman教授分享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经验,认为体育运动及赛事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缓解危机,为社会注入新活力。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Alan Freeman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刘天星指出目前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是亟待挖掘的新领域。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刘天星


14日下午的分论坛聚焦“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体育与跨文化交流”和“新中国体育成就及其意义”三个主题展开了研讨。一些学者围绕国家体育形象与国家形象、‍‍体育外交、全球体育文明共同体和‍体育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应更加有所作为,打破西方中心论来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等观点。还有学者从体育哲学、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与政治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讨论,认识到体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媒介,新时代要做好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处理好话语体系与价值立场、内宣与外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从文明的角度阐释中国体育文化,在坚持世界眼光和中国立场的基础上建构自身话语权、掌握主动权。还有学者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经验,指出是党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协同合作、人才教育培养、管理改革和国际交流的结果。


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


体育与跨文化交流分论坛


新中国体育成就及其意义分论坛


会议第二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霞教授与德国雅各布不莱梅大学的Song Yan教授共同主持国家高端外专引进项目“民族思维的哲学俯瞰”论坛,该项目是由李红霞教授申报的2019年国家外专引智计划项目。4位外国专家参加了本次国际会议,与两位中国学者一起围绕民族思维展开了气氛热烈的学术对话。

北京体育大学张力为教授认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好的发展方向就是走向“整合”,他在指导国家蹦床队队员备战伦敦奥运进行心理训练时,把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心理训练有机地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

德国的Song Yan教授认为,要分别从民族思维比较、民族思维与全球化和民族思维的竞争力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思维”。

荷兰的Ype H. Poortinga教授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消除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化解人们对彼此的成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加拿大的Alan Freeman教授对南北思维的隔阂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阐述了北方傲慢与偏见的根源,指出了中国对缩小南北差距作出的贡献。

加拿大的Radhika Desai教授对当代资本主义中的文化民族主义进行集中阐述。

李红霞教授从中国象形文字的演化和中华民族思维的进化,考察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特点,思考了中华民族对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指出民族思维对民族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制约作用,影响着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和迈向文明的步伐。



会议在热烈的研讨互动中结束。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别是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回应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发展战略的行动体现,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还促进了各国之间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会学者达成了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多元的价值和功能,在跨越差异、推动跨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等共识,启发了体育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意识。

【打印】    【关闭】